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337篇
科学研究   12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1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在一定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步入市场经济时期、加入WTO、国家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换等背景下的公路、水路是否应实施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必要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并指出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衡量综合运输体系的三个效率标准,即货运弹性与货运强度标准、经济里程与平均运距标准和优势资源利用率标准;根据上述标准,作者在实证考察我国综合运输体系效率的基础上,指出应当让运价即市场在运输方式的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并从运价调整的依据、目标与方式几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轨道交通建筑成为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师关注研究的课题。城市的扩张,土地资源的稀缺共同提出城市轨道交通与建筑群必须立体化。轨道交通在解决交通问题的同时,轨道交通建筑也影响着城市建筑群的发展变化。合肥轨道交通三号线建筑群的建立为新站区周边城市建筑群带来较大影响,我们将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梳理轨道交通对城市规划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根据陕西省禹阎高速公路芝川河特大桥桥头段路基位于 边坡深挖方路堑段,与周边农田 差达27m之多的情况,提出将预制厂设置在桥头路基左侧线外农田的方案,解决施工中50m预制T梁的场地设置,移动、下落、运输和安装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人的劳动具有重大作用及发展,劳动价值论包含着丰富的内容。马克思把商品的概念由物质产品扩大为劳动力、运输业和服务,并提出运输业和劳务部门的劳动也创造价值的理论,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深化和发展。人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海上智能交通系统是一个跨学科、跨平台、信息化、系统化的综合交通体系。本文首先介绍了海上智能交通系统及其研究现状,然后提出了利用现有航运企业智能系统构建海上智能交通系统实验室的设想、关键技术和理论研究内容,并展望今后海上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运输规模经济与运输企业集约化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规模经济理论,分析了运输业形成规模经济的外部和内在优势,总结了我国道路运输规模经济的现状,根据目前运输市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集约化经营应解决的问题以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8.
秦汉时期陆路交通的建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汉时期陆路交通建设的一系列成就是大一统局面得以出现和持续的基础。秦汉时期的陆路交通建设有其独特的特点:秦的陆路交通建设体现在以“线”为中心,完成了以驰道和直道为主的贯穿全国的交通线;两汉时则以“点”为中心,完成了以主要城市为中心的交通网络。点线相结合便构成了秦汉时期迅捷的陆路交通体系,这在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稳固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铁路运输人身损害之限额赔偿,是指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发生了铁路行车事故及其他铁路运营事故造成的人身损害时,铁路运输企业应赔偿的最高数额。适用该制度具有合理性,亦符合铁路运输行业的公共利益属性和高危性。不少国家和地区已经在立法中明确规定了这一制度。我国未来立法时,应以铁路运输企业的过错程度决定是否适用限额赔偿,同时明确限额赔偿的具体标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相应的保险机制。  相似文献   
10.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组织教学过程、规范教学环节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本文首先对国内八所高校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调研与分析,总结其在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方面的差异性,然后对交通运输专业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调研,分析了交通运输专业培养方案的实践效果,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交通运输专业培养方案优化建议,使得培养方案的修订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