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22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288篇
教育   5756篇
科学研究   639篇
各国文化   119篇
体育   9874篇
综合类   1469篇
文化理论   96篇
信息传播   1201篇
  2024年   187篇
  2023年   483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353篇
  2020年   418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293篇
  2015年   666篇
  2014年   1322篇
  2013年   993篇
  2012年   1333篇
  2011年   1394篇
  2010年   1239篇
  2009年   1406篇
  2008年   1606篇
  2007年   1340篇
  2006年   1095篇
  2005年   1015篇
  2004年   786篇
  2003年   540篇
  2002年   449篇
  2001年   430篇
  2000年   456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1.
1500武术人助力祖击新冠疫情2020年1月29日,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的居家武术健身"倡议"热潮席卷全国各地,在海内外影响较大,在中国战疫的非常时期,掀起一股健康的武术运动风尚,给宅家锻炼的人们注入了强劲的活力。由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主办,在"功夫易赛"平台上举行"居家武术健身"的倡议活动,各主要武术流派的名家、优秀传承人、世界冠军等1500人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12.
陶仁祥 《体育科研》2003,24(5):52-55
身体,是人的生命活动主体,也是武术运动的主体。武术运动,是一项徒手或手持器械,以肢体各部位体势运动变化,与意念、呼吸、劲力相结合形式的综合性全身性运动。武术套路的势式动作和技法变化,都是由肢体体势动作变化而成。因此,武术运动对身体各部位体势,都有严格的要求――如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等方面。行势走架,动静、开合,站立、走转,进退、起落,闪展、腾挪等,都有严格的体势变化要求。要想练好武术,教好武术;要想提高武术技艺,就必须十分清晰了解身体各部位正确体势的要求与运用。这就是武谚所说的“明三节”,同时武谚还用“三节不…  相似文献   
13.
14.
论中国之武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铁成 《武当》2003,(8):40-41
我是一位巴西华侨,出于一片赤子之心,不忍看到中国之瑰宝——中国武学日趋湮没失传而感到痛心,才不惜一切寄给《武当》这篇稿件,作为进见之礼。同时愿意借助此稿提醒诸多的武学同好,要分清、明了什么属于武术,什么属于武学。这是两个本质截然不同的体系。为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国术没落     
就在“散打王”、“中美对抗”等比赛举行得如火如荼的同时,作为国粹的传统中华武功却正逐渐在流失  相似文献   
16.
17.
明目经验方     
郭其琳 《武当》2003,(4):54-54
眼力,对于习武之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两眼如果不灵活,就容易给人以可乘之机。因此一谈到习武之事,就必然身手眼三法并论。眼睛是心之苗,心灵机巧的人,眼睛必然流利灵活,心灵钝拙的人,眼睛也沉滞无光。只是,心灵的巧拙,眼神的灵滞,都是基于天赋,而不是可以任意求得的。那么,有没有变钝拙为机巧,变沉滞为灵活的办法呢?如要完全改变,那是不可能的。而增加眼神的活力,也不是绝对不能。练习眼力的方法有多种,这里分录数节如下: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武术的化精神与奥林匹克思想的契合点。其主要表现在:追求和谐、注重教育、崇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追求健与美的精神等。这一切更加体现了中华武术的可贵。  相似文献   
19.
武术小常识     
《精武》2003,(6):27-27
  相似文献   
20.
燕长风 《武当》2003,(1):48-48
学武之人,都听说过“气沉丹田”的要求;道门修士,皆知道“昔日圣师传口诀,只要凝神入炁穴”的提法。但真正知道气如何沉、神如何凝的人却极少,正应了那句古话,“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