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35篇
科学研究   30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致力于经济增长的同时,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对于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科教兴国,教育为本”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大政方针,从中国国情看,为了把沉重的人口包袱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除了发展教育别无选择。“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  相似文献   
122.
关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数字图书馆是继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以后的又一次深刻的革命。现在如何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数字图书馆,的确值得我们认真地探讨研究,是需要我们认真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3.
如何解决外语教学中“投入多,产出少”的问题,是对外语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严峻挑战。实际上,从全国范围来看,能够适应中国国情、学情和教情的外语教学方法还很少,尤其是我国目前中小学外语教师的水平还普遍较低,因此,研究外语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提高外语教学效率,是我们正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24.
对当下实践中的数学教育的问题与现象的深层思考亟待加强.在各种数学教育行为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其正面的效果,还要考虑其可能的负面效应.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常常自问的是,自己的数学教育观念和行为是否适当?为了创建坚实有效的数学教育实践观,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数学教育学科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5.
面对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我们有必要树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新闻价值观以修正西方传统新闻价值理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6.
当前,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积极稳妥地建设推进。与此相适应,从理性认识上探讨构建一个符合中国国情、与广播影视改革发展相适应、较为科学完善的公共服务评估体系,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7.
美国社区教育的特色是社区学院,德国社区教育的特性是邻里之家,日本社区教育的特点是公民馆。我国现代社区教育取得重大进展;社区教育已经发展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社区教育实验区工作取得了较大突破,社区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但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整体水平不高且发展不平衡,认识不足且投入匮乏,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有待完善;必须加大宣传与立法力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保障机制,建构有中国特色与区域特点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8.
张太雷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他一生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全力以赴地为建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奔走拼搏,直至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献出年轻的生命。张太雷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近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在阶级分析和革命力量的探究中不断探求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形成了对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关系、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刻认识。这些理论探索和思想贡献为后来中国共产党形成完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资料。他的思想求索和理论创新精神对后继革命者也具有意义非凡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29.
《全国新书目》2012,(9):9-10
一部展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情调查的大型文献图书,计266册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情调查报告》由凤凰出版社于2012年9月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130.
韩兆焕 《大观周刊》2012,(30):175-175,196
“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以阶级斗争为纲、大规模疾风暴雨式的革命时代划上了句号。改革开放、和平发展成了时代主旋律。小平同志说: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时改革的目的有二:一是拨乱反正,纠正照抄照搬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实事求是,为探索和开辟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打下了基础。二是提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制定打下了基础。三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伟大的、成功的,它让中国强大了起来,它让中国人富裕了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