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69篇
科学研究   27篇
体育   216篇
综合类   83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通过对体育发展动力论的分析得出,体育内在的本质蕴含着体育游戏性的审美本能与潜在功利性之间的矛盾是体育发展的内在动力。并从动力论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的体育举国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指出我国体育管理体制应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适时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192.
论中国网球职业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逻辑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探讨中国网球职业化的背景与起因、特征及不足,提出职业化发展的对策与措施.研究认为,应当进一步明确我国网球职业化改革的主要目标,改革与完善运动员的投入与回报机制,努力拓宽优秀后备人才的培养途径,借鉴女网、从"举国体制"与"职业化"的融合中实现男网突破,进行竞赛体制改革、促进网球产业的发展,健全和完善与职业化相适应的协会管理机制等,这将是中国网球"职业化"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3.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竞技体育体制改革进行了论述,指出目前竞技体育体制所存在的不足,强调竞技体育改革在承袭举国体制优势的同时,应加强社会力量的参与,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共同投资体育的新局面,这也正是体制变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4.
采用文献资料及专家访谈法,对“举国体制”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历史性贡献以及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举国体制”仍然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对于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在保持这一体制巨大优势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对其加以改革和完善,赋予其新的内涵,以实现体育事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5.
利用市场机制完善举国体制——实施奥运战略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云开 《体育科学》2002,22(3):12-14
采用文献资料和调查访问法,分析现阶段以举国体制实施奥运战略的成功与不足,提出了市场经济体制下以举国体制实施奥运战略应该注意把握的2个方面:即政府在奥运战略中必须总管全局,把握重点,宏观调控,处理好政府资助和市场运营的比例,同时利用市场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实施奥运战略,并提出了完善举国体制的制度创新构想。  相似文献   
196.
坚持和进一步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研究   总被引:50,自引:5,他引:45  
提出了坚持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需要重新认识的几个重要问题;从新的层面和角度论述了坚持举国体制的历史使命和现实意义;对坚持举国体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进一步完善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7.
从探讨中国运动员的自我解脱和人际关系两大心理课题入手,详细解析这些心理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脉络,即举国体制与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以及两者互动所产生的情况。进而建议要将社会—文化脉络中的特征与内涵融入到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框架中,并从文化传承角度尝试对"和而不同","尽人事、顺天命","阿Q应对","众生皆佛","儒道平衡"多个重要文化内涵加以领会并挖掘新意。指出运动心理学专业人员的终极目标是帮助运动员成长,而这种良性成长只有在契合本社会—文化条件情况下才能完成。最后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应为开创一个契合本社会—文化脉络的运动员心理建设系统。  相似文献   
198.
体育强国就是能够提供另一体育文化选择,并且拥有国际话语权的国家。体育文化崛起是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体育强国需要并且能够创造出一个不同于西方的体育文化。但是,中国没有自己的体育文化,中国的体育文化依然是一种依附性文化。体育强国的国际话语权实际上就是一国的体育文化被"他者"自愿接受而产生影响的权力,但是,中国尚不具有国际体育话语权。要强调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普世性和互补性,文化创新,加强中国体育发展模式的理论研究以提升国际体育话语权。举国体制是中国体育的发展模式,是最具中国元素的体育文化。举国体制的创新最根本的是价值创新。通过意识形态价值创新、公共体育服务价值创新以及民间性价值创新等实现举国体制的价值创新。  相似文献   
199.
本文主要利用文献检索法、访谈法,从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背景下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现状出发,探讨当前运动员在训练的同时又作为在校学生,其受教育程度严重非理性弱化的表现和后果,理论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和法治根源,并最终从教育法角度探讨了其受教育权得以回归的法制途径,笔者认为对在校运动员受教育权法治保障的关键在于教育理念的回归和教育申诉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0.
不少学者主张在法律上设置形象权来解决运动员形象商业开发和利益分配中国家与个人的突出矛盾。但在举国体制依然是我国体育事业指导方针的现阶段,设置形象权尚缺乏足够的正当性。因为设置形象权与举国体制下形象财产权利主体的双重性相矛盾,同时不利于我国举国体制目标的实现。现有制度在解决运动员形象商业开发和利益分配问题上并没有忽视运动员的个人权益,它在坚持举国体制的前提下,有统筹兼顾运动员权益的进步意义,但其问题在于形象商业开发上运动员被管得太死和利益分配上太过统一。国家应针对现有制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现有制度以解决国家与个人的突出矛盾。现有制度可以考虑这样的完善思路:在商业开发问题上以国家主导为主,赋予运动员一定的自主开发权;在保证运动员享有最低分配比例收益的基础上,分配比例多元化、动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