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教育   76篇
各国文化   3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赵振 《图书馆杂志》2007,26(6):69-73
二程语录是程颢、程颐兄弟一生传道讲学言论的结集,但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误入了一些其他人的言论,其中尤以与张载作品相互误入的情况最为严重,并直接影响了读者对人物思想的准确领会,对此我们应该进行认真地辨析。  相似文献   
52.
改革开放以来,二程思想日益受到学界重视,呈现出更加多元和宽广的研究态势。学界就二程的天理论、心性论、伦理观、二程思想异同、政治哲学以及与佛道之间的关系等领域进行了深入挖掘与考察,成果丰硕,成就卓越。总结40年来的二程思想研究,不仅有助于展示二程思想所蕴含的丰富文化资源,而且也引发我们未来就如何提升二程研究作出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53.
理与气是理学奠基二程理学本体论的重要范畴。二程主张理本气末、理先气后、理气不离。本就其理气观作一些分析,以阐示其在理学中的理论价值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学界大多据程颢“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一语来研究二程的天理论及其学术渊源,而对其佛学渊源的研判却流于浅简,这直接影响对洛学理论特点和历史地位的评价。其实二程的天理论深深地源于佛学的“法身”说,“理事”范畴论,一多论证论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55.
书院制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涌现出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向。基于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我们需要从与中国书院史发展关系密切的二程教育思想中汲取营养。借鉴程颢、程颐在嵩阳书院力推的“德育为先”的育人思想,要强化因材施教与教人有序、注重启发引导培养主动学习、打造有情感有温度的课堂等具体的教育方法,从而进一步优化方案,让书院制在传统思想的滋养中真正发挥到其应有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6.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理学的基本范畴,它构成了理学范畴体系的基本框架,贯穿整个理学范畴体系的始终。二程在前人的成就上,提出“理”一元论的天理观,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的“天人合一”思想。  相似文献   
57.
58.
《宋故安定席处士墓志铭》由二程(程颐、程颢)门生刘立之撰文,李处遯书丹,记载了席彦正的生平家世、个人品行及其处士生活。墓志透露出二程先生的门生故旧及部分姻亲状况,对于了解二程先生的姻亲、社交以及宋代书法艺术、书院教育状况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9.
二程政治哲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与丰富的思想渊源。历史背景指自唐代之后门阀士族的衰落与新官僚制度的形成,同时北宋政权的羸弱使得面对异域入侵时逼显出民族和国家意识的提高。思想渊源是指宋代之前的文化思潮对其学说的影响,主要是魏晋以来玄学与佛教对儒家名教的冲击和挑战。二程在构建新的哲学体系过程中,既批判又吸收了佛道两家的哲学资源,同时又自觉地对原始儒家内圣外王的基本理念予以发挥,这使得他们的政治哲学在整个宋代道统重建和儒学复兴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0.
一、生平介绍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字伯淳,后人称明道先生。程颐,字正叔,后人称伊川先生。祖籍安徽徽州,后徙居河南洛阳,出身官僚世家。程颢、程颐是亲兄弟,合称"二程"。早年同受业于周敦颐,受过佛教思想的影响,是北宋理学的奠基者。程颢于26岁中进士,历任县主簿、县令、监察御史里行等地方和中央的官吏。40岁以后,退居洛阳,讲学授徒,直至54岁去世。程颐,太学出身,长居洛阳,从事学术和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