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7篇
  免费   1篇
教育   1318篇
科学研究   41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4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21.
本文重点讨论了体育教育中的人格教育的方式方法。体育教育必须融入人格培养的基本发展理念,以人的发展为中心,这体现了体育教育改革的成果。体育教育中的人格教育就是教导学生对自己身心进行自我培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完善人格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2.
123.
叶元友 《文教资料》2006,(16):114-115
职技校学生是相对特殊的群体,对他们的人格教育正日益受到重视,语文教学也应在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意志、理想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等方面加强渗透,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24.
我国古代教育有许多宝贵的教育经验,主要有:将人格教育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提倡主动学习;倡导终身学习;重视社会教育等。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现在素质教育的实施有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5.
126.
熊丙奇 《知识窗》2012,(5X):1-1
<正>我曾经参加过一档电视节目的录制。在录制过程中,许多嘉宾都提到同一个例子,就是过去20年来,当选我国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者,除外籍院士外,全都是在我国读完高中甚至本科,才去国外留学的。为此,他们得出一个结论:我国的基础教育还是不错的。  相似文献   
127.
<正>新课改背景下,在历史教学中进行自信人格培养,是指在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形成良好习惯的同时,注重引入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帮助学  相似文献   
128.
2009年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林砺儒先生诞生120周年。林砺儒,1889年生,广东信宜人,早年留学日本,1919年开始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前身)教授,1922年7月-1927年7月、1928年5月-1930年6月兼任师大附中主任,是我国实行中学“三三制”的开路先锋。在此之后,林砺儒先生先后担任中山大学教授、广东文理学院院长、广西桂林师范学院教务长、厦门大学教授等,  相似文献   
129.
随着弱势群体在我国的出现,校园弱势群体也随之产生.这个群体主要由下岗职工子女和父母离异、贫困户、父母残疾等家庭的子女组成.这些子女由于家庭贫困,自然就是贫困生.但是仅仅是贫困生并不十分可怕,可怕的是,这个小群体已显现出双贫--经济贫困加心理贫困.经济扶贫对我们的社会来说,已不是件难事,而且各级组织及各类社会团体已做了大量工作,且形成了较完善的社会扶助体系.那么,心理贫困呢?无疑对我们教育工作者形成了一大挑战.在本文中,笔者所探讨及关注的焦点,主要是贫困地区重点中学中弱势群体子女所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以及我们所采取的一些措施.这个小群体中的学生既有一般贫困生所具有的共性问题如自卑、冷漠、内心敏感、脆弱、孤僻、不交往、焦虑、多疑等,还有其特殊点.例如外表高傲.因为重点中学中的贫困生都是学习成绩较优异者,他们有骄人的成绩作为炫耀的光环.但光环遮不住他们内心的脆弱.还有极度挑剔、不包容、更不宽容,对教师及周围同学很挑剔,容不得别人半点差错等类似表现.虽然他们的这些外在表现表面上看没有什么严重后果,也好像没有影响他们自己或周围同学的学习,更没有给教师、学校添什么大乱.但推行新课改以来,关注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课改要求我们要关心重视学生人格的陶冶,求得每个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因此,在此形势要求下,我校根据自己学校及学生的特点,制定了经济扶贫和心理扶贫相结合的有效措施,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方式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了种种有效的双扶贫,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0.
杨承绅 《教师》2010,(13):43-43
我看到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20%归于智商的高低,而80%取决于人格水平。觉得有一定道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智力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格的伟大。”可见健全的人格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健全的人格包括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懂得尊重与感恩、战胜逆境的勇气和毅力等。而当前的学生在人格上暴露出不少问题。由于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过分溺爱导致孩子任性、缺乏抗挫能力,父母等长辈的包办使他们认为理所当然,从而缺少了感恩的品质。有的学生生活在特殊家庭,要么父母离异,由单亲抚养,残缺的爱与教育使他们缺乏健全的人格,要么父母外出打工,将孩子交于爷爷奶奶抚养,而爷爷奶奶对孩子的教育力不从心。加之复杂社会的负面影响,学生健全的人格就显得弥足珍贵了。学生不健全的人格已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许多家长深感无奈,人格教育已成为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