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1篇
教育   473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教育聚焦     
<正>北京教育部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要积极引导广大高校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  相似文献   
542.
张艳国 《历史学习》2010,(10):21-21
张之洞认为以“三纲五常”和“仁爱”、“忠义”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是值得发扬的优秀文化;同时认为在坚持“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的前提下,吸收西方文化也是可行的,西方文化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有益补充。面对中西文化冲突碰撞,张之洞对中国文化充满自信,试图寻找一条会通中西文化的有效途径,从而解决中国文化面临的危机与困境。  相似文献   
543.
中华民族精神不是封闭凝滞的,而是开放流动的,它处于不断丰富和发展之中。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发生后,在全民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得以发扬和升华,向全世界展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抗震救灾精神:情理交融的爱国精神、敬畏生命的人本精神、团结互助的仁爱精神、勇于负责的担当精神。  相似文献   
544.
张晓风是台湾继苏雪林、琦君之后的著名散文家。其作品充满了故国之思,表现出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眷恋之情。在作品中,作者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神和基督教精神相互融合,表现出对"爱"的阐扬。这种阐扬对五四时期冰心等人的散文,形成了某种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545.
现代教学中,教师除了具备系统的知识外,还应努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具备激情、仁爱、乐观、进取,并用这些良好心理品质来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才能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546.
从苏东坡谪贬黄州逆境中的思想情怀探研他的人品风范。黄州时期,苏东坡虽然有"心如已灰之木"的苦闷,但却很快在崇儒、礼佛、参道修为中突围出来;他阳光灿烂的乐观情绪,荣辱不拘的旷达胸怀,顶天立地的豪迈气概,亲和平易的仁爱心灵得以充分地展现。苏东坡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典范,不仅是他的文学成就卓著,更重要的是他的品德和胸怀令人推崇和仰慕。  相似文献   
547.
《论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包括“仁爱”思想、“安人”思想、“修己”思想、礼仪思想,这些思想对高等教育管理产生了重要的启示作用。文章以《论语》中的管理思想为切入点,在对《论语》管理思想进行深刻解读的基础上,探讨《论语》管理思想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启示,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高等教育管理的改进和提升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4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