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193篇
科学研究   3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630篇
综合类   18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0 毫秒
31.
山令誉 《武当》2003,(8):15-17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拳术是武术的重要部分,是徒手的武术。拳术种类繁多,武术界习惯把它分为两大类。一则称外家拳。以少林拳为代表的大宗上百,小族几百。二则是内家拳(即太极拳)。太极拳功法特殊,拳理与外家拳相反。据说,得其一二,足胜少林。其重意不重形,动静相兼,刚柔相济,不存在门派之分,只有功夫  相似文献   
32.
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散打)在技击特征上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多角度对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散打进行比较,分析了传统武术在技击特征上的弱点和现代武术散打的优势,有利于更好地体现传统武术中“攻防含义”的艺术魁力,使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在现代体育领域里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3.
克利 《武当》2004,(9):22-22
太极推手最能体现传统太极拳的阴阳变化,举动轻灵,上下相随,用意不用力等诸特性。  相似文献   
34.
判别一门拳术是内家拳还是外家拳,我认为不在攻守与刚柔,而在于该拳术的创立理论指导的内涵、宗旨和目的。内家拳以培本为秘旨,外家拳以修技为要务。人之本,精、气、神也;人之技筋,骨皮也。故内家拳以藏精、蓄气、炼丹田、培本为秘旨,外家拳以伸筋、硬骨、揉皮为外务之修造。心意六合拳即属于内家拳。练拳前,若不能对它的全貌有一个简单了解,学练起来往往很难把握要领,不得门径而入,正如心意六合拳拳谱中所说的“学拳容易得艺难,灵动上身天地翻”。本人根据多年的习练体会,从拳法特点上阐述心意六合拳的四大特点。  相似文献   
35.
一禅 《精武》2006,(10):60-60
1.急于求成没练多久就想出效果,结果适得其反,欲速不达。  相似文献   
36.
龙形剑     
剑在武术器械中素有短兵之帅、百刃之君之称。本文介绍的“形意龙形剑”,风格别致,造型优美,动作潇洒,是一趟较好的传统武术剑术套路。  相似文献   
37.
《中华武术》2005,(12):25-25
继8月16日首届中国传统武术节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后,11月3日,在春城昆明举行了第二次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38.
《精武》2010,(2)
问:2004年,先生的《大成拳问疑》如一连串重磅炸弹,震惊当时武坛。此后,便不再见先生对大成拳发表任何意见,请问这是怎么一回事?2009年,有人撰文说先生在文中提及的人物历史不是事实,是对一代伟人的诽谤和歪曲,至今先生仍不闻不见,不予回应,这又是怎么一回事?事情究竟如  相似文献   
39.
文章对近三十多年(1979-2012)以来,十一种国内体育类核心期刊所刊载的与传统武术相关的研究论文进行梳理,从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结论等角度对传统武术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旨在窥探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武术学科在传统武术研究领域所呈现出的具体特征。研究认为:传统武术研究的核心要义无非是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其目的在于更加清晰地认知自己。传统武术为当代人的自我认知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载体,通过对传统武术是什么的文化学追问,可以回答"我们是谁?"的民族追问;通过对传统武术如何发展的历史学追问,可以解除"我们来自于那里?"的疑问;通过对传统武术发展问题的时代追问,可以让"我们该如何发展?"的答案更为清晰简洁——自觉、自信、理性。  相似文献   
40.
传统武术礼仪教育的产生和武术的发生发展是相适应的,其主要的文化精神也与儒家礼文化的主旨相一致。本文采用逻辑分析法,对中华传统武术礼仪形成的文化因素、基本内容及其实践效果进行论述,意在探讨传统武术礼仪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习武者具有崇高的武德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