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8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1篇
教育   10453篇
科学研究   569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1052篇
综合类   459篇
文化理论   38篇
信息传播   79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253篇
  2015年   524篇
  2014年   1402篇
  2013年   989篇
  2012年   1184篇
  2011年   1208篇
  2010年   1104篇
  2009年   1003篇
  2008年   1112篇
  2007年   817篇
  2006年   597篇
  2005年   623篇
  2004年   650篇
  2003年   424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最近有段新闻:数学大师陈省身在天津去世,开追悼会.去吊唁者甚多。追悼会上.地方部门只认官,只准许有官职者进入会场,而把死者的同行——许多专家、学者、教授挡在门外,许多年长者只得在北方寒冷的室外站立等候,在寒风中冻了几个钟头、看着官员领导的小汽车一辆辆驶入,  相似文献   
102.
103.
<正>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教育因素众多,关系颇为复杂。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如果阅读教学中,在有限的一节课内,教学内容太多太杂,教学过程太繁太复杂,教学方法非语文化或泛语文化,我们的阅读课就会走入"高耗低效"的怪圈。在教学时,只有精准教学目标、精选探究主题、精  相似文献   
104.
大学生是国家重点培育的对象,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材。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大学生的情感素养对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但部分教师对其含义和定位仍然处于模糊状态。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这三维目标、重视情感态度的培养就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进而找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5.
本文针对笔者任教的辽宁省机电工程学校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学习目的、态度等状况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探询解决的方法,阐述结合平时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所运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6.
小学英语教学中,加强课内,注重课外,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态度,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7.
湖南株洲市城郊休闲旅游业开发时间比较短,不少城郊休闲旅游经营者环保意识严重缺乏,环境破坏行为和环境污染现象严重,急需加强和提升城郊休闲旅游经营者环境态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8.
本研究研究采用《青少年自我意识问卷》和《中学生诚信态度问卷》对708名中职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1)中职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诚信态度的部分因子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2)自我意识各因子和诚信态度各因子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除了体貌评价和满足感外,其余的自我意识因子对诚信态度均存在正向的预测作用;(4)品德评价、焦虑感和监控性分别是自我意识促进总体诚信态度的认知、体验和控制成分,其中以监控性的解释力度最大。  相似文献   
109.
张发祥 《大观周刊》2011,(18):224-224
学生获得了某种知识.习得了某种“技能”.但最终他却不知道他这些知识的产生过程。这些技能的运用过程与价值.那也应该是教学的失败。因此.良好的学习结果,应该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同发展。但是,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只重知识技能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忽视过程与方法的情况还普遍存在。为了解决如上所说的问题.我以为有两种教学策略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0.
《学周刊C版》2017,(21):154-155
在新课改的三维目标中,改变了以往课堂中仅仅传授学科知识的状况,突出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到底什么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在新课标中又是如何要求的呢?在教学实践中又该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本文拟对此做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