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001篇
科学研究   5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2篇
综合类   5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小学教师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里亚科和萨克里夫于1978年最先在《教育评论》(《Educational Review》)上发表了关于教师工作压力的研究性文章,将教师职业压力定义为:由教师的工作而产生的负向情感及反应症状。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长期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嗍硒些经历着职业倦怠的教师通常在工作和个人生活质量方面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他们经常旷课;对于教学,也很少投入精力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心理健康方面,他们易于发脾气,还经常陷入因压力过大而导致的失眠等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22.
薛慧丽 《班主任》2006,(3):23-24
随着生命年轮一圈一圈地增长,我们也一天一天地变老,但是,作为班主任,请你千万别让自己的心态先变老啊!如何知道自己的心态是否变老呢?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23.
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中的职业倦怠与组织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且因职业特殊性其消极影响更为突出。教师职业倦怠可分为职前教育、引导、能力建立、热心和成长、生涯挫折、稳定和停滞、生涯低落和生涯退出八个阶段。  相似文献   
24.
为了探讨大学生社交网络中上行社会比较、自尊、社交网络倦怠和焦虑之间的关系,以368名大学生为被试,使用上行社会比较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中文版、社交网络倦怠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社交网络中上行社会比较、自尊、社交网络倦怠和焦虑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2)社交网络中的上行社会比较可以通过自尊和社交网络倦怠的序列中介效应影响焦虑;社交网络中的上行社会比较可以通过自尊或社交网络倦怠的单独中介效应影响焦虑。研究认为自尊和社交网络倦怠在预测社交网络上行社会比较对大学生焦虑的影响中起着序列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5.
大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倦怠是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引起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等因素都与学习倦怠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对学习倦怠的援助,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人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6.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消极的反应,而职业价值观是职业压力影响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由于受功利价值取向的影响,一些教师呈现出重教育教学技能培养,轻职业理想与价值观教育的倾向,而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表现就是职业理想幻灭、职业价值观动摇。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职业倦怠(Burnout)已成为新兴的研究课题,它主要用来描述个体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由于得不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心理、生理上的疲惫。国外研究资料表明:教师职业是一个压力来源较多、压力强度较大的职业,因而不可避免地产生工作倦怠现象[1]。然而,我国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多集中在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而从教育学、管理学、评价体系以及个人角度出发的研究极少。为弥补以往教师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28.
语文来自于生活,生活的真善美经过提炼,都被浓缩到语文中。学生活泼可爱,天性爱玩,爱新鲜。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努力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学习倦怠,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快乐中学,在学中体会快乐,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我爱学、我会学",使学习成为学生快乐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9.
高校“两课”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两课"教师在其中担任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但是,部分"两课"教师中不同程度存在着职业倦怠倾向,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要增强"两课"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就必须预防和消除"两课"教师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30.
“磨”者,“砺”也。课经过磨砺,磨掉的是粗糙,炼出的是精华;教者一磨课,磨掉的是倦怠,炼出的是深思。在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我通过磨课,“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学生主体求知的需求,“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师生合作交流的默契,在磨砺中成长,砺炼中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