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0篇
教育   888篇
科学研究   37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99篇
综合类   138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71.
97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and early effect of hypertonic saline resuscitation on T-lymphocyte subpopulations in rats with hemorrhagic shock. Methods: A model of rat with severe hemorrhagic shock was established in 18 Sprague-Dawley (SD) rats. The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ham group, HTS group (hypertonic saline resuscitation group) and NS group (normal saline resuscitation group). Each group contained 6 rats. The CD4~ and CD8~ subpopulations of T-lymphocytes in peripheral blood were detected respectively before shock and after resuscitation by double antibody labelling and flow cytometry. Results: In the early stage after hemorrhagic shock, fluid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treatment, the CD4^+ lymphocytes of peripheral blood in HTS and NS groups markedly increased. Small volume resuscitation with HTS also induced peripheral CD8^+ lymphocytes to a certain extent, whereas NS resuscitation showed no effect in this respect. Consequently, compared with Sham and HTS groups, CD4^+/CD8^+ ratio of peripheral blood in NS group was obviously increased, and showed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s. Conclusion: In this model of rat with severe hemorrhagic shock, small volume resuscitation with HTS is more effective than NS in reducing immunologic disorders and promoting a more balanced profile of T-lymphocyte subpopulations regulating network.  相似文献   
973.
鱼类干扰素系统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扰素 (IFN)系统是脊椎动物抵抗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御系统 .除了哺乳类 ,有关低等脊椎动物的IFN系统基因知之甚少 .在鱼类 ,近 40年来能证明IFN系统存在的证据主要有两个 :一是检测经病毒诱导后的多种鱼类机体和细胞 ,证明能产生类似哺乳类IFN的抗病毒活性物质 ;二是近年来 ,已经证明在少数几种鱼类中存在与哺乳类IFN系统基因Mx同源的基因 .以前的研究结果表明 ,紫外线灭活的草鱼出血病病毒 (GCHV)能够诱导鲤科鱼类培养细胞 ,如鲫鱼囊胚细胞 (CAB)产生类IFN活性物质 ,并建立宿主细胞的抗病毒状态 .为了揭示鱼类培养细胞抗病毒免疫的分子机制 ,首先建立了一个研究鱼类抗病毒免疫相关基因的细胞模型系统 ,通过用灭活GCHV诱导CABIFN并进行理化、生物学特性鉴定的基础上 ,成功建立了一个囊括鱼类细胞抗病毒基因在内的差减cDNA文库 .其次 ,筛选文库揭示了一批与哺乳类IFN系统基因同源以及找不到同源性的EST ,表达分析证实它们也是IFN刺激基因 .再次 ,根据哺乳类IFN系统研究的最新进展 ,从该细胞模型系统中克隆、鉴定了 1 9个IFN系统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 ,包括鲫鱼IFN基因 ,IFN信号传导通路基因STAT1 ,IFN诱导表达调控基因IRF7,IFN行使抗病毒作用的效应基因Mx1、Mx2、PKR、Viperin、IFI5 6,以及一些功能未知的  相似文献   
974.
分析了338例急性白血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与其预后的关系。治疗后完全缓解了患者其T淋巴转化指数与总E花环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血清免疫球蛋白与补体C3无此改变。治疗前总E花环率、IgG及IgM正常组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其减低组,T淋巴转化指数正常组的中位生存期与完全缓解期较降低线组明显延长,T淋巴转移指数、总E花环率及血清C3正常组的三年连续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其降低组。治疗后T淋巴转化指数与总E花环率恢复者较未恢复者的总缓解率及三年连续生存率高、中位生存期与完全缓解期显著延长。提示急性白血病的免疫活性与其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975.
近年来,稀土离子配合物的近红外发光因在荧光免疫分析和发光材料的开发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本文介绍了稀土离子配合物近红外发光的机理以及发光类型.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6.
对中学生进行测试,通过学炼元极功法,其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含量明显增高,证实元极功法可以强化人的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77.
封面故事:北极地区的古气候;封面故事:太古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证据;脊索侧索硬化症的两个步骤;早期免疫应答是抵抗SIV的关键.  相似文献   
978.
目的:调查襄阳地区血清胱抑素C(Cys—C)的水平,建立本实验室的正常参考范围。方法: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胱抑素C(Cys—C)水平,调查襄阳市年龄在25—60岁之间的120例健康男性和120例健康女性。结果:襄阳地区胱抑素C(Cys—C)无论是总体还是不同性别组,均与厂家推荐的范围及国内不同地区报道的范围存在差异。襄阳地区胱抑素C(Cys—C)正常参考范围:总体0.46—1.14mg/L,男性0.53-1.13mg/L,女性0.41-1.13mg/L。结论胱抑素C(Cys—C)在不同地区、不同性别的人群中参考范围不同,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979.
目的:纯化和鉴定体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方法:取1~3天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通过差速贴壁和传代去除成纤维细胞和神经元等,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鉴定星形胶质细胞.结果: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星形胶质细胞形态且生长旺盛,第3代95%以上为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抗原GFAP表达阳性.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可靠,是一种有效的新生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980.
李弘武  夏玲  李宜蔓 《编辑学报》2019,31(4):401-403
就临床综合类期刊中常见的免疫领域抗原、抗体、补体与免疫应答反应等符号不规范使用问题,依据相关命名规则,结合实际应用情况,探讨该类符号在学术论文中的规范化表达,希望对广大同人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