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83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776篇
综合类   12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通过介绍全运会训练大纲基本结构及要点,阐述训练计划的设计和考核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结合训练实践例举了周期训练计划表和考核评价量表,提出了全运会训练大纲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2.
无与伦比的2008北京奥运会的谢幕,也标志着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赛事——全国运动会,在各个省市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相似文献   
73.
《中国体育教练员》2009,17(4):15-15
2009年10月10—11日,由国家体育总局、第十一届全运会组委会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共同主办,山东省体育局和山东体育学院承办的第十一届全运会科学大会在山东省济南市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74.
他年少时就有“十龄童”、“小棋王”的美称;在谢侠逊1对5车轮应众战中,13岁的他以车马兵仕相全战平了谢老的单车士象全,成为上场选手中惟一的和局; 1982年国家体委公布了18名首批中国象棋国家大师名单,他榜上有名。几年之后,又被国家体委批准为中国象棋国家级裁判。  相似文献   
75.
满艺 《新体育》2005,(10):20-22
在历届全运会的诸多赛场中,田径项目的比赛场地往往是最热火朝天的。每届运动会,人在变,成绩在变,田径比赛的器械也在悄悄地变。46年来,这种物件的渐变就像田径赛场乃至整个中国体育事业的一个缩影,它们中的许多已经永远定格在历史上。  相似文献   
76.
近三届全运会市场营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八运会、九运会和十运会的举办范围、市场营销的组织机构、经营特点、收入结构,以及电视转播权、主要赞助企业、门票营销等问题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各主办单位重视市场营销,经济收益不断提高。参照奥运会的营销经验,对未来全运会的市场营销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77.
我国羽毛球项目竞技布局之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唐吉平 《体育科学》2005,25(1):26-29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与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第 2 5~ 2 7届奥运会各国以及第 5~ 9届全运会各省 (市 )羽毛球项目成绩进行分析研究 ,探讨我国羽毛球项目的国际竞技地位 ,了解该项目国际、国内竞技格局。结果表明 ,世界羽毛球项目竞技实力呈现出三足鼎立的竞技格局 ,我国羽毛球项目竞技实力的发展 ,应是保持目前女子在该项目竞技实力的基础上 ,进一步挖掘男子项目的竞技实力 ;国内逐渐形成了以湖南、江苏与广东为龙头 ,福建、浙江为辅的竞技格局 ;另外 ,各省 (市 )在羽毛球项目各等级区域间动态漂移较为频繁 ,尤以三级区域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8.
王悦 《中华武术》2005,(11):6-8
中国已经成功举行了九届全国运动会。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本着与世界体育接轨的方向,全运会在近半个世纪的跋涉中,项目设置上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79.
第十届全运会田径比赛评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紫木 《中华武术》2005,(12):25-31
第十届全运会田径比赛历时6天,于2005年10月22日晚在奥林匹克体育场偃旗息鼓,46枚金牌各归其主,共有1人1次超1项世界青年纪录,2人2次超1项亚洲纪录,2人2次创2项全国纪录,2人2次创2项全国青年纪录。回顾整个比赛过程,留有如下印象。  相似文献   
80.
于军  曹军 《中国体育科技》2006,42(4):111-115
通过对十运会成绩与我国在第27、28届奥运会上的比赛结果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分析,分析我国目前的竞技体育实力现状:传统优势项目得到巩固,潜优势项目实现突破,同时也呈现出项目发展不平衡、高水平后备人才缺乏及科学化训练程度不高等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诸多问题。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坚持与完善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加强后备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建立训练、科研、医疗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大反兴奋剂力度,在调整项目结构、完善项目布局的同时,突出女子项目和“119工程”项目的重点发展是我国竞技体育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突破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