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541篇
  免费   1815篇
  国内免费   7754篇
教育   99817篇
科学研究   23923篇
各国文化   305篇
体育   64328篇
综合类   18256篇
文化理论   1128篇
信息传播   54353篇
  2024年   1001篇
  2023年   4042篇
  2022年   2127篇
  2021年   3461篇
  2020年   4660篇
  2019年   3541篇
  2018年   2136篇
  2017年   3955篇
  2016年   4669篇
  2015年   7950篇
  2014年   16740篇
  2013年   15829篇
  2012年   19840篇
  2011年   20461篇
  2010年   18483篇
  2009年   18686篇
  2008年   19164篇
  2007年   15733篇
  2006年   13384篇
  2005年   11998篇
  2004年   12329篇
  2003年   10485篇
  2002年   8923篇
  2001年   6657篇
  2000年   5527篇
  1999年   2630篇
  1998年   1791篇
  1997年   1418篇
  1996年   1264篇
  1995年   979篇
  1994年   703篇
  1993年   468篇
  1992年   320篇
  1991年   189篇
  1990年   165篇
  1989年   235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30篇
  1957年   2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自1978年中国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江苏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基础不断夯实、改革不断深入,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主要受益于改革开放的大好政策,得益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支持推动,培养单位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以及研究生导师使命担当、潜心育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研究生教育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加坚定地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需求根本导向、抓住提高质量根本目标,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2.
[目的/意义]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图书馆智慧服务带来机遇与挑战,图书馆新系统平台建设刻不容缓。旨在探讨下一代图书馆系统平台发展现状及对策,为建设一流高校智慧图书馆提供实践案例与参考依据。[方法/过程]梳理图书馆系统平台发展脉络,在盘点现有的国内外下一代图书馆系统平台的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以南京大学为例,探索图书馆新系统平台的建设方案。[结果/结论]智慧图书馆将通过建设一体化电子资源管理平台并打造NLSP,提升图书馆资源管控和知识服务水平,构建开放共享的智慧图书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3.
《考试周刊》2020,(49):118-119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健康情况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如何有效的应用体育课堂教学,改善中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倍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体育课堂现状的分析,从课堂游戏设计及课堂游戏实际应用等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能帮助教育工作者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4.
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管理和服务模式有了较大的改变。很多新特点开始出现,所以高校应该与时俱进,将高校档案管理和服务方式进行再造,提升管理和服务质量。本文从大数据基础上进行高校档案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分析,并从多个方面的变革提出模式再造的方式。  相似文献   
25.
文章从微信公众平台和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入手,对微信公众平台在图书馆学科服务中的优势做了探讨,就河南地区本科院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服务的概况进行了调查,针对学科服务在微信公众平台中的现状做了总结和分析。最后提出了河南地区本科院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在学科服务中的应用需要思考和注意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6.
在我国体育事业中高中体育特长生是不可或缺的后备人才。并且在高中学校中体育特长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因此,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成为高中体育教师必须要密切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
28.
体育基于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培育,结合多元化的活动展开互动,促使学生融入活动的场景中,受到精神的熏陶,对体育的认知逐渐增强。目前仍旧受到应试教育的干扰,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体育活动的开展较为单一,教师按照流程按部就班的推进体育任务,导致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不高,课堂上表现较为被动,初中时期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容易叛逆,他们的性格也较为活泼好动,对事物有好奇心理,教师应顺应学生的成长规律,结合学生的理解层次,做好模拟演练,使得学生掌握动作技巧,在体育运动中一展所长,树立体育的信心,投入的精神更为集中。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