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0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52篇
教育   12964篇
科学研究   856篇
各国文化   75篇
体育   491篇
综合类   676篇
文化理论   102篇
信息传播   1343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83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314篇
  2015年   611篇
  2014年   1144篇
  2013年   854篇
  2012年   1106篇
  2011年   1254篇
  2010年   1112篇
  2009年   1107篇
  2008年   1394篇
  2007年   1124篇
  2006年   831篇
  2005年   706篇
  2004年   672篇
  2003年   598篇
  2002年   608篇
  2001年   488篇
  2000年   445篇
  1999年   198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作者十几年来坚持对卡尔.马克思哲学给予了“以人为本”的“实践人本主义”的解释,受到了诸多同仁的批评。该文综述了我国50多年来哲学界中的“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的遭际,并答复了诸位同仁的批评,最后坦白了自己是怎样从“以人为本”的“实践人本论”到“以心为体”的“实践心本论”,承认了自己犯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可能错识。  相似文献   
42.
陈钰骅 《武当》2001,(5):24-24
能否严格遵循太极拳原理与法则锻炼,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问题。修炼者应先熟悉太极拳的拳理功法,即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的“著熟”。只有太极拳的拳理功法熟悉了,才能在锻炼中慢慢悟到太极拳不同于其他拳种的“劲”。“著熟而渐悟懂劲”,“著熟”是修炼太极拳者正确与否的路标。太极拳经典拳论都是著者的拳艺达到极精境地时的心得结晶。拳理拳法理论著作的熟悉理解,是决定太极拳爱好者能否入门的关键。  相似文献   
43.
全真道与重玄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首先,全真道对重玄学有无双遣、病药双遣、“不知而知”、“得无所得”的方法论作了继承与发挥。其次,全真道对重玄学在整合传统的老庄道家、玄学、佛教等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以道性论为标志的心性哲理,也进行了继承与发挥。它不仅从静态的层面运用重玄思维规定形上性体与心体,并且在动态的修炼过程中仍然表现出重玄之姿态。再次,全真道并非只是对重玄学的简单重复,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消化、创新、拓展。全真道对重玄学的超越表现在神仙意涵的精致化、修炼工夫的落实、“真行”的突显等方面。  相似文献   
44.
45.
46.
書館特論北嵨武彦[ほか]著,東京:東京書籍株式会社,1998.-267P.  相似文献   
47.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4,(4):58-59
我学习陈式太极拳已经五年了,学习完套路后不久就学习推手。由于我个子比较小,身体又瘦弱,所以在和身高力大的人推手时,总是非常被动,人家站着不动我都推不动,人家一用劲,我就抵挡不住。太极拳能够以弱胜强,以小力胜大力,可是我却做不到。请问在推手时,身体瘦小的人怎样才能够战胜身高体壮的对手?  相似文献   
48.
方便论—纪念阮氏五定律发表60周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发表至今已经整整六十周年。它是全世界图书馆工作者的共同财富。张树华老师指出,它“总结了图书馆工作的基本规律,指出了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原则规范,阐明了图书馆中各种要素和各种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图书馆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在图书馆学领域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更加充实和完善了图书馆学的内容,给图书馆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阮氏五  相似文献   
49.
从反倾销法的观念基础,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和法律效僧这三方面反倾销法本身提出了质疑,并且就反倾销法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0.
太极拳是古代导引发展而来,它是拳术与导引、吐纳有机结合成为内外统一的“内功拳”。拳势动作是“一动无有不动”的螺旋缠丝式圆运动;使“劲贯四梢”,运气是“气宜鼓荡”“气遍身躯”的“一气贯串”。说明太极拳核心是“恒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