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36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61.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课程改革的精神,展示全国各地最新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挖掘教坛新秀,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创新作文》杂志(CN 45-1337/G4,ISSN 1674-2443)和广西写作学会决定联合举办第五届“创新杯”全国中小学教学论文、设计大赛。一、参赛对象全国中小学教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以及教学科研人员。二、参赛内容和方式教学论文、设计、课件等。本次大赛分小学教研组、小学课件组、初中教研组、初中课件  相似文献   
262.
新世纪写作学的研究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写作学曾有过活跃和辉煌。90年代以后,写和学面临商品经济大潮冲击,研究布局表现为四种不均衡,进入21世纪,写作学需要总结和反思,同时确立和调整今后的研究原则,这个原则主要包括;立足要体;关注实践;融合古今中外;追求学术创新。  相似文献   
263.
古典诗学是实践诗学,诗格、诗话、诗法类著作具有贴近诗歌创作实际和指导学诗的实践性品格,其对具体诗法的研讨特别细致。这对于当代的写作学建构来说颇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64.
周苏萍 《黑河学院学报》2024,(2):111-113+117
汉英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加上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使得如何正确英译政治文献中的中国特色词汇成为无法避免的难题之一。以“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归化”为代表的翻译方法与策略未能在翻译实践中将语言层面的操作与文化层面的取向统一起来。翻译写作学将翻译原则与方法进行梳理,提出“直译、意译、归译”三分法,并修正长期以来对“意译”的误解,将翻译中语言与文化的操作进行统一,既简化了翻译原则,又为同一原文衍生出多种不同译文提供了合理解释的依据,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翻译效果,从而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65.
实现应用写作课程"传授写作知识-培养写作能力-提高写作素质"的教学目的,正确选择与创造性地使用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就教师讲授教材以实现主导作用谈了以下方法:讲评倒置法、分析错误法、对照讲解法、联系专业法;就指导学生练习写作以实现主体价值阐述的方法有:集中整合法、互动评改法、说写结合法、先写后讲法.  相似文献   
266.
文章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旨在对章进行综合性研究,共分三部分:1、对章的词义进行考证和解释,并对章作出新的定义;2、评述古今章分类的得失,并提出了将章分为“两类九体”的主张;3、回顾章学研究的历程,提出章研究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267.
本文将现行写作学的设置、教学现状和写作社团活动课程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和比较 ,并以笔者所在高校构建写作社团活动课程的实践及成效为例 ,探讨和阐述了本课程的性质、意义和构建的迫切性 ,对现行写作学改革的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68.
:90年代是我国实用写作学大发展的年代。《现代实用写作学》一书 ,因应时代的需求 ,对实用写作的理论与实践做了一次新的综合和总结 ,系统地回答了实用写作中的诸多问题 ,使实用写作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可谓一部学术品位与实用价值都很突出的高雅、笃实之作 ,势将对写作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产生辐射效应和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69.
:二十世纪中国写作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高峰 :一是本世纪初到五四运动 ,主要是辛亥革命前后 ;二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时期。研究这两个高峰出现的背景 ,阐释其内涵 ,揭示其原因 ,辨析、澄清二十世纪中国写作学发展中的几个疑点 ,对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写作理论体系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70.
建国以来的中国写作学可分为3 个时期:借鉴—徘徊时期(50 年代至70年代末)、自觉—兴盛时期(80 年代)和综合—梳理时期(90年代)。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写作学正在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