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55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275篇
教育   11820篇
科学研究   3033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1646篇
综合类   778篇
文化理论   46篇
信息传播   1444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868篇
  2013年   882篇
  2012年   936篇
  2011年   1647篇
  2010年   1865篇
  2009年   1567篇
  2008年   1206篇
  2007年   1131篇
  2006年   911篇
  2005年   1204篇
  2004年   1130篇
  2003年   1029篇
  2002年   652篇
  2001年   497篇
  2000年   417篇
  1999年   310篇
  1998年   217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71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分析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的特点,它对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用户教育、参考咨询、电子化以及人员素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生物力学和解剖学的角度结合肌电图对足球运动员短距离冲刺跑时腘绳肌活动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腘绳肌损伤的主要原因,并对足球运动员比赛中预防腘绳肌损伤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3.
萧丽娇 《武当》2003,(5):35-35
气功之术为我国古代祖先所创始,是祖国特有的传统文化遗产。练之防病祛病,健身益寿,青春常驻。 “内劲一指禅”站桩功就是根据《内经》“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原理来的。马步桩、蛇形桩、龙形桩就是“独立守神”的练功方法。马步桩和龙形桩与其他各流派站桩不同  相似文献   
54.
刘恩铭 《精武》2003,(3):4-6
中指伸直,食指微屈紧扣中指第二指节上.小指与无名指屈于掌心.拇指扣于无名指上,状似剑决.但不同于剑诀,为杵指(图13)。  相似文献   
55.
廖冬晴 《武当》2003,(7):52-53
蒋门马先生近期发表了题为《梅自强是黄元吉第四代传人吗》(下称《传》文),署名为“静虚子”的作者也发表了题为《黄元吉绝学不可妄解——略评(颠倒之术)》(下称《评》文),文中不乏质疑之词。针对此,笔者愿就自己所知予以澄证。  相似文献   
56.
花样滑冰跳跃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肌肉力量是花样滑冰自由滑跳跃动作中跳跃高度和旋转速度的物质基础,发展花样滑冰运动员下肢肌肉的力量主要以提高肌肉弹性力和肌肉质量为主。通过分析跳跃动作各阶段的关节运动和原动肌,从而找出完成跳跃动作的技术关键,为花样滑冰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研究目的为了以无创而简易的方法获取长期从事体育锻炼者的心力储备方面的信息,进行了该研究.研究方法46名运动员和43名非运动员大学生加入测试,同时记录心动周期和心力信息,并把不同负荷下运动后第一心音(S1)幅值对安静时S1幅值增加的相应倍数定义为心力变化趋势(CCCT).研究结果和结论运动员在1/4运动量下的CCCT(1/4)和全运动量下的CCCT(1)与非运动员的CCCT(1/4)和CCCT(1)对应的心力数据间都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而仅部分心率数据间有显著的差异(p<0.05),说明运动员高水平的心脏储备主要是心肌收缩能力储备而不是心率储备.运动员和非运动员在不同运动量下的功率以及心力储备动用水平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之间也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说明运动员比非运动员能更迅速地动员其心力储备.该方法可用来量度心肌收缩能力和评估运动员和一般人的心脏储备,为运动员选拔、训练安排、竞赛安排以及一般人体质评估提供一种客观量化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8.
59.
《信息系统工程》2003,(11):40-40
中国科学院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此次科考将对北极生态环境变化进行更深入的考察,从而为全球气候和生态变化研究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