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   841篇
科学研究   209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95篇
综合类   70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1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五四”以后,传统人物画,在引进西学“借洋兴中”、“中体西用”的思想潮流影响下,选择了以西画之法改良中国画的“中西融合”之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客观物象,其认识方法和表现方法的改变极大地提高了传统人物画对形体把握的能力,并形成了多元化表现的格局。中西绘画不同的文化背景、审美意识,在造型观念、语言形式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碰撞与冲突。西画语言具有的审美形式意义与中国绘画语言承载的精神内涵如何嫁接,是一个必须把握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72.
黄河小北干流放淤是新时期黄委在解决黄河泥沙问题上的一个战略构想,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理论框架内又一伟大实践。其对于减少小浪底入库泥沙,降低潼关高程,减缓下游河道淤积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3.
宋代遗民词人张炎的北游词词情内潜,而词境开阔,形成了沉郁深厚的情感张力,在300多首玉田词中独标一格。张炎北游词艺术风格的形成既得力于北方自然山水的苍凉粗犷之美,又来自于词人融亡国之恨与身世之悲于一体的抒情方式。张炎的北游之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影响了词人的创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其词清秀有余而气魄不足的弊病。  相似文献   
974.
变温动物(尤其是爬行动物)的热生物学研究对于保护和开发爬行动物资源,追朔爬行动物种间亲缘关系有其重要意义.北草蜥(Takydromuesseptentriounalis)的选择体温和临界温度与国外已报导的相似内容比较,表现出显著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975.
中日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究竟死于何时?是死于舰队降日前,还是之后?他的死与北洋舰队降日的关系如何?前此,《丁汝昌之死考析》考证出,丁汝昌是在向日方发出求降书,收到日方同意求降的复信后吞烟自尽的。戚其章著文对此提出质疑。本文是对戚文的回答。文章第一部分是对戚文“质疑”的分析;第二部分是对戚文所据史料的分析;第三部分是引用中、日双方关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时人记述,再次论定,丁汝昌率北洋舰队降日确凿无疑。  相似文献   
976.
张北县城西北15公里的白城子遗址,250年来一直被地方志书记载为辽代北羊城,是北方交易畜牧场所。今经坝上史学家尹自先实地勘察考证,认定其为元代中都遗址。  相似文献   
977.
20世纪50年代初的土改运动是一场身体的革命,身体不仅是革命的载体,还是革命的主题。在身体之伤的回忆与解读中,基层干部利用政治与道德的"互化"方式,让农民在"具身性认知"的场域中认清了地主的双重劣根性。对地主施加的身体规训一方面达到了"人之再造"的目的;另一方面也释放了农民的革命热情,凸显了人民政权的合法性、权威性。权力对身体的分类操控加速了认知模式的更迭和乡村社会的整合,在革命的视域下,承载着丰富象征意义的身体成为构建政治认同的重要媒介。身体与革命互动共生,合力推动着新乡村治理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978.
意象与文化语言的关系密不可分。分析比较《夜雨寄北》一诗的几首英译文本中意象处理。可以看出不同文化背景的译者对同一意象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遵循一个原则。即要再现原文的精神与内涵。  相似文献   
979.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是中国五、七言古今体诗的高峰,很多名家名作妇孺皆知,但对于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有很多学生甚至老师也不甚了了。其实,王湾能以此诗留名唐朝文学史,已足以说明这首诗的妙处,下面仅谈一下我个人对《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一点认识,以抛砖引玉。王湾,洛阳人,公元712年中进士,次年(唐玄宗开元年间)出游吴地,由洛阳沿运河南下瓜洲,后乘舟东渡大江抵京口(今镇江,即北固山所在地),接着东行去苏州。诗人一路行来,当舟经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相似文献   
980.
1936年7月初,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后,朱德主持召开红二、红四方面军领导人会议,宣布了红军总部作出的北上行动部署:“四方面军分左、中、右三路纵队北上”,“二方面军在甘孜稍事休整后,随左路跟进,分成两个梯队北上”。与会同志一致赞同这一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