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394篇
科学研究   25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9篇
信息传播   1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71.
我想,任何一个从事语文教育研究的人要想绕过叶圣陶先生而说开去是不大可能的。从1912年起,叶圣陶先生就开始从事语文方面的教学实践,教材编辑,教材出版和教育指导工作,前后历经六十多年。他对于半个世纪以来我国语文教育工作中的利弊得失了解得深切详明,对语  相似文献   
972.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好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而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型.纯熟之功弥深”。然而在近一段时间的听课中.笔者观察教师课堂提问的行为.发现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73.
王倩雯 《辅导员》2009,(5):41-41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其意义在于我们对学生不仅仅要授之与鱼,更应该要授之与渔,也就是要注重学法指导。那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渔”应该如何而授呢?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的学法指导,要从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高度出发,  相似文献   
974.
从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叶圣陶<稻草人>的艺术品质.叶圣陶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的童话语言营造充满诗意的童话意境.其作品从题材到内容都极具民族化特色,坚持了现实主义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975.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感”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已被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所认识,并且受到广泛的重视。叶圣陶先生说:“文学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976.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文章之妙,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这早所谓的“意境”,就诗歌而言,是指诗人想象的疆域、感情的领土、形象的王国、艺术的世界。读诗如能进入意境,就会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叶圣陶说得好:“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冈此,我们在古诗教学中就应该想万设法引导学生披文入境,从古诗中获得启迪,受到熏陶,使之沉浸于美的享受之中。  相似文献   
977.
叶圣陶先生的略读理论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最富有生命力的语文教育思想。他对略读的界定、对略读教材的建议、对略读指导内容和程序的论述,对于当前语文教育中的略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8.
在我国,最早提出语感这一概念的是现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他把语感定义为对于“文字”的“灵敏的感觉”,叶圣陶先生把语感的对象由“文字”扩展到“语言文字”,基本见解和夏先生一致。叶先生明确把对语言文字“正确丰富的了解力”“灵敏的感觉”称为“语感”,并指出获得语感的途径。吕叔湘先生于1984年又把语感看成是语音感、语法感、语义感的总和。  相似文献   
979.
编辑要做有心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收到<书简情欧阳文彬藏信选>(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年7月版),翻阅了一下目录,就有了极大的兴趣.匆匆拜读,更是感触良多,觉得有几句话要说. 该书收入了欧阳文彬收藏的文化出版界名人叶圣陶、叶至善、章克标、许杰、吕叔湘、楼适夷、黄源、施蛰存、张天翼、柯灵等42人给她的390多封信,大多插有写信人的照片和信件手迹,此外,还附有注释及少量欧阳补写的说明.  相似文献   
980.
编辑精神的嘹亮赞歌——《编辑之歌》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这是一曲编辑精神的嘹亮赞歌. 叶圣陶、邹韬奋、冯雪峰、巴金、赵家璧、叶籁士、罗竹风、周振甫、姜椿芳、金灿然、陈翰伯、严文井、王子野、韦君宜、陈原、叶至善、王仰晨、戴文葆、宋原放、边春光、龙世辉.仰望这一排光辉的名字,谁不肃然起敬.他们的道德、学问、睿智、文采、事业、贡献,已经载入出版史册.他们当之无愧是中国编辑的光荣代表,是中国编辑高扬的旗帜和学习的楷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