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5篇
教育   1393篇
科学研究   180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78篇
综合类   56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14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德里达和哈贝马斯的解释学思想透现出后现代主义的解构思潮和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之间的张力。而另外两位哲学家波普尔和伽达默尔的思想也颇具特色,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思想显示出另一类的历史偶因论视角,至于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思想则是无批判和反认识论的。由此,哈贝马斯在与德里达、波普尔以及伽达默尔的对话中得出合理性理解是可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52.
田静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4):117-117,120
重点高中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其存在的合理性受到了质疑.透过社会的视角可以发现,重点高中的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在社会变革的同时,重点高中的合理定位比取消重点高中更适应我圆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3.
斯捷平的科学哲学思想内涵丰富。他以科学发展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类型的变化为基础,提出了科学发展中的三阶段:经典科学、非经典科学、后非经典科学: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科学合理性:经典科学合理性、非经典科学合理性、后非经典科学合理性。斯捷平还从认识方法的角度概括了从意识形态中一步步脱离出来,到逐渐关注科学思维,直至应用到各种不同科学的特殊对象领域的科学认识的理想与规范的三个阶段。同时,斯捷平也认为,哲学是科学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4.
窦立春 《教书育人》2011,(21):24-26
一传统"孝"伦理的合理性释疑原始社会没有"孝"观念,全体氏族成员对年幼子女与年长父母共同承担责任,没有产生厚此薄彼的社会观念。"孝"伦理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私有观念出现的必然结果,其历史合理性根植于当时社会特有的经济、政治模式之中,其"血缘——家庭——家国一体"的政治模式为其产生提供了重要前提。其一,认为"孝"是基于"血缘——亲亲"的自然情感。母代、子代之间的血缘情感成为母代抚养子代和子代赡养母代  相似文献   
55.
孟连傣族习惯法规定了拾得者一定的义务,同时也规定了拾得者的报酬请求权及一定条件下可以取得遗失物所有权的权利。这些规定与《民法通则》及《物权法》的规定很不相同,这两部法律均否认了拾得者的报酬请求权及取得遗失物所有权的权利。两相比较,孟连傣族习惯法的规定更为合理,既符合伦理学中人性类型的相对数量统计性规律,也符合经济学原理;同时,从实际效果来看,赋予拾得者这些权利取得的效果也更好。事实上,正因为法律规定的不合理,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对拾得遗失物也未严格按法律的规定处理。  相似文献   
56.
57.
学校课程建设是整合三级课程资源,统筹课程结构、内容和实施方式,促进学校课程体系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合理的学校课程建设需要有方向性的把握、现实性的基础、科学性的厘定、伦理性的规约和延展性的空间。  相似文献   
58.
程逸汝 《小学生》2010,(2):36-37
反思型教师有真正的教育教学主体地位,具有积极的反思态度,并能够运用复杂性的思维策略对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进行持续反思,常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教育教学实践,进而不断追求教育教学的合理性和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9.
所谓反思性教学,就是教学主体(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相似文献   
60.
白小花 《大观周刊》2010,(48):63-63
计算机教学是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的一门学科,课程设置中,课时的设置死板僵硬,不能适应该学科的发展.因此,本文对高中计算机课时设置的合理性进行了研究,对提高高中计算机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