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42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28篇
综合类   45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41.
是以大学二年级学生为样本的行动研究。此研究调查的是大学英语课堂的“后排现象”,通过教学观摩和调查问卷,发现一些问题和现象。  相似文献   
42.
对排球后排进攻及跳发球的防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7和1998年世界男子排球联赛和锦标赛后排进攻的电视直播统计,发现后排进攻球的落点主要集中在中后场区,并针对这一特点提出一排进攻应用的防守阵型。  相似文献   
43.
现实训练比赛中,由于起跳板的客观存在和规则情况(过板犯规,吃亏有效),青少年运动员在初级训练中往往会条件反射地在助跑后4—6步(板前10米左右)降低助跑速度下完成上板起跳,造成成绩 的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今年暑期训练中,强调攻击性上板意识,扩大起跳范围,在减少一个可控因素的情况下使运动员尽可能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助跑上快节奏攻板起跳。经过一段时间的扩大起跳范围,从不强调板到比较精确上板,使高速助跑与快速攻板起跳相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提示了运动员专项训练强度利跳远战绩。  相似文献   
44.
中国女排强攻实力分析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15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于2006年11月份结束,中国女排仅获得第五名。针对中国女排相遇的主要场次,对双方强攻效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从比赛的强、快攻的比例上,指出了当前强攻在比赛中的权重,揭示了中国女排在强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世界女排向大型化发展的趋:绔,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5.
中外优秀篮球队进攻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提高篮球进攻的训练水平,以文献资料法和比较法,从快攻、外围个人进攻、内线进攻、进攻篮板球和强攻等多角度对进攻能力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快攻能力是当今篮球比赛进攻能力的重要体现:外围个人进攻能力和内线中锋进攻能力是集体进攻配合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进攻篮板球的获得可以增加进攻次数,提高投篮命中率和增强投篮信心;在严密防守下的强攻能力影响比赛胜负,并与比赛精彩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6.
采用高速摄影的方法,拍摄了7名优秀女排运动员前攻和后攻的技术影片。经影片解析,得到了后攻与前攻技术等多项运动学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成后攻的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47.
48.
中国男排后排队员进攻威力不大,是与世界男排强队在进攻方面的主要差距。中国男排要改变这种状况,急待提高队员的身高,增强队员的腰腹力量,培养全队后排进攻的意识。  相似文献   
49.
尹依  董宁 《四川体育科学》2003,(1):39-40,58
本文通过对八一女排主场比赛进攻效果的分析,总结出其特点即:在进攻中主要以强攻为主,且在反击中运用较多;主要从4号位进行强攻,在快攻中,前快球使用最多而短平快是扣死率最高的一种快攻方式,同时后排进攻运用较灵活。今后,重点应解决快攻力量较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0.
中国女排与世界冠军古巴队的网上差距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古女排的网上差距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 :中国女排强攻能力明显不及古巴队 ;战术攻能力比古巴队低 ;拦网能力不及古巴队 ;网上实力明显低于古巴队 ,特别是扣拦得分能力与古巴队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