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4830篇
科学研究   225篇
各国文化   180篇
体育   480篇
综合类   351篇
文化理论   46篇
信息传播   107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532篇
  2013年   498篇
  2012年   546篇
  2011年   549篇
  2010年   504篇
  2009年   462篇
  2008年   642篇
  2007年   431篇
  2006年   382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274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唐代体育诗歌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诗人们采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为我们描绘了波澜壮阔的体育场面,生动传神的体育人物形象,表现了丰富多彩的唐代体育生活画面,体现了大唐民族高涨的体育热情,高超的体育技巧和激昂奋进的体育精神。  相似文献   
42.
近几年,云南花腰傣以其色彩斑谰、艳丽华贵的妇女服饰、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已引起艺术界人士的热切关注,元江两岸翠竹掩映、稻香蔗甜的傣乡风光,也受到省内外游客的普遍青睐,花街节姑娘云集、情歌隐约的浪漫情调,更充满神奇邃秘的诱惑,以民族化生态村展现傣家风情的构想,已透出了灿烂的曙光,……这种引人入胜、香溢四方的特色化,正在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43.
性道德观是一个人整体道德观和妇女观的重要组部分,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一成不变的性道德观是不存在的。透过性头等观的变革、更新,可以看出社会的进步。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在这一方面不仅有理论而且有实践,给人以巨大的启示,具有鲜明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44.
《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源头之一,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上都对后世各体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是散文发展中一个较为辉煌的时期,唐代的文论家们也同样无法回避《楚辞》的影响。或褒扬,或贬抑,但都在这一特定的问题上展示了自己对散文写作的理论主张,对唐代散文理论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46.
论文提出古籍牌记肇端于汉简,出现于唐代。宋代以后,呈现出字数有多有少、形式多种多样、字体不一、数量多少不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47.
<中国妇女报>2008年1月16日,在题为<善意有时也会伤着孩子>一文中写道:"在学习上下工夫请家教,孰不知,这很可能是情绪反应的结果." <检查日报>2008年1月10日,在<气定则心定>的文章中说:"孰不知,搞建筑工程,是要有资格证,许可证及相关手续的." <华声报>2008年1月8日在<误食毒蘑菇南非两华人严重中毒抢救无效死亡>的报道写道:"孰不知,他们当天采集的野蘑菇毒性非常强……"  相似文献   
48.
姜明周  陈洁亮 《档案》2008,(2):34-34
2007年10月,我馆通过西街北环路社区征集到已故居民余兰英本人保存的一份“张掖县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这是一份有两个被告且婆婆因长期虐待媳妇被列为第一被告,丈夫则为第二被告的离婚判决书。  相似文献   
49.
蔡琰的<悲愤诗>被大多数学者认定是自述身世之作,于是人们往往依据诗中的内容来探索她的生活经历.但详绎此诗可以发现,诗中所叙乃是董卓部下劫杀掳掠的暴行及其给人们特别是妇女所造成的深重灾难,而与蔡琰本人的处境和遭际不相符合,因而<悲愤诗>并非蔡琰自述身世之作.在此基础上,考察东汉末历史事实,可以认定:蔡琰没入匈奴之事容或有之,但并非没入左贤王.她不久即被赎回,因而并没有所谓滞留南匈奴十二年并生有二子之事.  相似文献   
50.
唐代有大量的胡僧入华.胡僧奇特的形貌、怪异的打扮和生活习惯、苦修传道的行为、对故土的思念等等,都形诸于唐人笔下.唐代的胡僧群体可再细分为印度入华诗僧、西域入华诗僧和出身移民后裔的胡僧三个群体,这三个群体都有人从事过诗歌创作,只是由于作品散佚,我们今天只能从散存的吉光片羽和文献记载中来追寻他们的创作情况及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