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163篇
科学研究   277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101篇
综合类   174篇
文化理论   97篇
信息传播   101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357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364篇
  2011年   350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406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在特殊教育领域,以往研究得比较多的可能还是聋哑儿童、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问题,而学习困难学生,则是另外一种特殊群体,需要我们从特殊的视角、用特殊的方法去加以研究,这对促进他们的正常乃至超常地发展,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82.
英文教育类报纸面向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在校学生,对于在校学生和即将从事涉外工作的人员来说,英文教育类报纸对于个人英语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重要途径.英文教育类报纸的认可度、发行量都会受到校园口碑的影响,本文着重对英文教育类报纸的校园口碑塑造及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83.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手段。采用文献资料法,定性分析法,通过分析体育教育对听障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提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促进听障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设定多元的体育课程目标,利用教师的榜样塑造听障大学生人格,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等塑造听障大学生人格的途径和手段,对普通高校在校听障大学生人格塑造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急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84.
廖传景  范红英 《中国德育》2005,(10):16-18,33
大学生历来是网络大军的主要力量,据中国互联网研究中心2004年6月统计资料显示,大学生上网人数占到了网络用户的21%;2003年在苏州大学413名大学生中进行的的调查显示: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90.2%的是网民……许多研究证实,当前大学生上网总体状况良好,上网安全系数较大。  相似文献   
985.
民营企业文化的培育,就是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产生内部凝聚力和外部扩张力的源泉.本文主要就"以人为本"为理念,如何塑造优秀的民营企业文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86.
该文从儒家道德德育方式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儒家道德教育方法进行评析,旨在为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以及公民人格,素质的塑造提供一些有益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87.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一支职业化的、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务员队伍建设势在必然。树立良好心态、增强服务意识、加强专业造诣、培养多种技能以及实现高校的科学规范管理,是塑造职业高校教务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88.
正国家形象是一国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国家利益不可或缺的内容。随着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在海外的国家形象塑造显得紧迫而重要。非洲是中国重要的进口来源地、第二大海外工程承包市场和第四大投资目的地,是中国重要的发展伙伴,双方互为发展的动力与机遇。同时,非洲也是中国拓展国际影响力、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要舞台。良好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989.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社交媒体的广泛运用,新闻业的变革也全面展开。美国著名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76%的美国互联网用户使用脸谱(Facebook)、领英(Linked In)、推特(Twitter)等社交媒体。社交媒体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新闻获取渠道,并对传统渠道构成挑战。因此,要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提升对外传播效果,对海外社  相似文献   
990.
《德伯家的苔丝》和《骆驼祥子》分别是英国作家哈代和中国作家老舍的作品。这两部作品在人物塑造方面有相似之处。特别是在主要人物的塑造上,本文运用悲剧理论和美丑原理来看它们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