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924篇
科学研究   78篇
各国文化   31篇
体育   125篇
综合类   85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17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377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应用文体具有文面格式的规范性。应用写作教学要以掌握格式规范为起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训练思维能力。满足于“格式 例文”的静态的知识传授,是应用写作教学的低境界;追求形与神的有机统一,戴铐起舞,是应用写作教学所应达到的高境界。  相似文献   
992.
这个世界上的人太多,爱太少,苦难忍,钱难赚。很多人都觉得活得累.于是抱怨变成了最方便的出气方式。但抱怨除了眼前的短利以外,很多时候不但不解决问题,还会使问题恶化。如果抱怨上了瘾,不但人见人厌.自己也整天不耐烦。  相似文献   
993.
在与王琪校长的谈话中,我们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生命。”在他看来,教育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第二重境界是润物无声,教导无痕;最高一重境界则是对生命的了知、洞察、理解和关怀。何以如此看重“生命”二字的分量?何以对教育中“生命感”的遗失和对生命本身的漠视如此痛心?何以连篇累牍地撰文倡扬“生命教育”的理念?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与王校长展开了一场关于“生命”的对话。  相似文献   
994.
书法艺术以抽象的线条抒发作者的情感,是书家学养、性情、技法的综合体现。是在潜意识下一种不知不觉的集中,是一种内心世界的宣泄、流淌。  相似文献   
995.
屈原、陶潜、杜甫、苏轼为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流大诗人,他们的诗歌和人格,在各自不同的时代树立了士人文化的一座座主峰。他们共同生命的体验和精神境界就是儒家的“践身心之则”。这既造成了他们生命困境,也成就了他们的诗艺创造的典型性。他们的文化心态,不仅是古代士大夫的特殊心态,且是中国有理想的知识分子的共通心态。他们的诗歌遗产不仅属于中国文艺,且属于中国人文精神的一份重要遗产  相似文献   
996.
编辑境界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火 《编辑之友》1996,(5):36-37
编辑境界论●任火【唐山】当我提起笔写下这个题目时,心不禁感到微微有些震颤。我突然意识到,一次艰难而又畅快的精神跋涉开始了,探索编辑的精神境界,我的心灵将走进一座崇高、庄严的殿堂,接受一次使灵魂得以净化、升腾的洗礼。把自己定格在编辑的坐标上,生命便会迸...  相似文献   
997.
材料详实,彰显简单。此文还需要升格:各个材料围绕如何做到‘简单’进行阐述,各阐述一个侧面——第一例无物质上的欲望,有精神上的追求,第二例无物质上的张扬,有精神上的鼓励,第三例无华丽的外表,有务实的内心——各例展开写,独自成文。  相似文献   
998.
王诚 《青海教育》2005,(7):61-62
“魅力”是吸引入、打动人、征服人的一种功力。它通过仪表、举止、声音、谈吐、表情等外在表现形式凸显出来,使一个人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独特的光彩和神韵,从而使这个人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没有人不想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那么,一个外语教师又该用什么去吸引学生、打动学生、感召学生,从而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一颗“明星”呢?这是每个英语从教苦苦追索的一个问题,也是许多人毕生追求的一种职业境界。  相似文献   
999.
“接着讲”冯友兰的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认为冯友兰在讲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时呈现出以目的说大境界的理路,在具体讲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中的各小境界时又呈现出以手段说小境界的理路。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