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7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76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墨子约生活在战国初期,与孔子再传弟子同时,是先秦时代著名思想家。今传《墨子》一书,文辞古奥,清末孙诒让著《墨子闲诂》,集合诸家成果,但讹误仍多。如《墨子·法仪》云:"此不若百工辩也。"孙氏引毕沅说:"辩,治也。"今按:《管子·五辅》云:"任官辩事。"尹注:"辩,明也。"又如《墨子·尚贤中》云:"曰若处官者。"孙氏改为:"曰处若官者。"其实"处官"是古语,如言"居官",不烦改。  相似文献   
32.
本主要探讨《墨子》一书在我国古代军事防御理论上的贡献。主要对防御理论和防御方法作一探究,从而证明《墨子》一书同《孙子兵法》一样是我国的又一部兵学奇书,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防御理论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33.
拜读萧鲁阳方言研究力作,汇集《墨子》书中鲁山方言习俗,概述墨子里籍东、西鲁论争态势。从方言习俗角度比较鉴别,进一步论证墨子里籍在河南鲁山,非山东曲阜、滕州。期待“上德”之史学家:尊重历史真实,破解墨子里籍;了断地域成见,展示大家风范。  相似文献   
34.
墨子》一书中“以”字出现了1708次,而以字结构有860次,组成了一个庞大的以字句群.通过穷尽性地考察,本文总结出了以字结构的语法语义特点,以求能明了《墨子》语法一隅.  相似文献   
35.
墨子是先秦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其"非命"思想和"自强"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墨子"非革命"的思想,对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6.
墨子"兼爱"思想代表当时新兴"自由民"和小私有者阶层"衣食之材"的利益需求,他的"兼爱"思想并非是不讲原则、不分对象,无差别、无等级的泛爱。一些儒家学者对其思想的曲解以及后墨"周爱人"思想对其的影响,造成人们对墨子"兼爱"思想的误解。  相似文献   
37.
孔子丧葬思想的根本是基于礼的"仁爱"有差、"尊卑"有别的制度,而墨子丧葬思想的根本是基于利的"兼爱"无差、"尊卑"无别的制度。由于二者所处时代性的差别,虽然在一些具体的丧葬问题上存在有相近的观点,但其丧葬思想的根本点是不同的。在"利"与"礼"、"仁"与"兼"两个方面都鲜明地体现出这种思想上对立。  相似文献   
38.
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其中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哲学思想、逻辑思想和军事思想都比较突出。目前,针对《墨子》李译本的研究为数甚少。结合具体实例,从李译本的翻译成果看,李译本中存在文本误释现象,因此,观察造成文本误释现象的主客观原因,探讨译者的翻译策略,正确解读文化差异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9.
墨子作为一名杰出工匠出身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思想中含有许多职业教育方面的因子,这些因子与西方近代的一些成熟的职业教育思想异曲同工,对高职学生的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仍有启示意义,值得阐扬。从院校、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阐扬墨子思想中的职业教育因子以期更好地运用于于现实职业教育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40.
<墨子>、<庄子>、<韩非子>作为战国不同时期非儒家的代表著作,它们说诗、引诗反映了非儒家的诗学思想,以及<诗>被接受的状况.战国时期非儒家对<诗>基本上保持了抨击的姿态,且越来越强烈,这种态度从反面也说明了<诗>在战国时期的影响越来越深广,这是儒家<诗>经学化演进轨迹另一形式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