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4篇
教育   251篇
科学研究   2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824篇
综合类   97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20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330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0 毫秒
21.
《上海集邮》2011,(5):19
  相似文献   
22.
仁川亚运会中,韩国亚运组委会在运动员形象传播上,全面体现明星效应,合理炒作热点事件,准确强化文化符号影响,使韩国运动员形象在公众视野中有了深刻而正向的定位。回顾和反思其过程,对于我们更好的开展体育新闻宣传,塑造良好运动员形象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
资讯     
《体育博览》2020,(5):152-157
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4月3日,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公布。这组名为"江南忆"的三个吉祥物机器人,分别取名"琮琮"、"莲莲"、"宸宸"。"琮琮"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莲莲"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西湖,名字源于西湖中无穷碧色的接天莲叶。"宸宸"以机器人的造型代表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名字源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标志性建筑拱宸桥。  相似文献   
24.
罗忆  黄敏  潘峰 《湖北档案》2016,(7):21-23
赵芸蕾是中国羽毛球队的一位传奇人物,在女双、混双、团体屡次登顶.2012年伦敦奥运会,赵芸蕾分别搭档张楠、田卿拿到奥运会混双、女双冠军.2014年,赵芸蕾携手张楠勇夺仁川亚运会混双冠军,搭档田卿荣获世界锦标赛女双冠军,成为羽毛球史上第一个“双满贯”得主.  相似文献   
25.
"201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共同综合、汇总,于2010年12月30日在北京语言大学发布。综合类:地震、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高铁、低碳、微博、货币战、嫦娥二号、"十二五"规划、给力。  相似文献   
26.
亚运会开幕之前半个月,我看见一本刊物上载有广州新中轴线的航拍图,我当时想都没想便说:"是电脑调色合成的吧?广州哪有这么漂亮,珠江变得一片碧蓝?"  相似文献   
27.
除了众所周知的世界杯、奥运会,以及亚运会、全运会之外,世界上还有许多比赛值得我们去关注,这些比赛有的有趣,有的奇异,有的甚至还很雷人呢。世界桑拿比赛(黑诺拉,芬兰)谁能坚持得最久?当然,比赛不会像看上去的这么简单,因为赛场定在温度为110摄氏度的桑拿室里,主办方描述这种感觉就好像在地狱里,而这种比赛一般安排在8月举行。  相似文献   
28.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在第16届亚运会乒乓球小组赛对中国台北队的比赛中,日本球员福原爱与台北选手黄怡桦对决,第二局福原爱未失一球,将比分一直打到10—0,就在福原爱手握局点的关键时刻,她却故意发高球出界,主动送给了对手一分,最终以11—1拿下了这一局。  相似文献   
29.
随着亚运会在广州的成功举办,广州的体育文化发展必将掀起一轮新的热潮,而高校体育必将受其影响.从硬件设施、学生、体育社团和高水平运动队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亚运会给广州的高校体育所带来的影响,为广州省高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0.
本文以Kress&van Leeuwen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提出的视觉语法框架为基础,以2010广州亚运会会徽为例,对其进行模态分解、单模态意义构建、多模态意义整合的尝试研究,探讨多模态会徽语篇中图像、颜色、印刷体式、文字等各种模态如何共同作用构成人际意义,以期提高读者对于多模态语篇的识读能力,帮助读者全面、准确地解读语篇的人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