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7篇
教育   205篇
科学研究   72篇
体育   412篇
综合类   21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871.
研究目的:为探讨持续跑台运动对快速生长期大鼠长骨生长的影响作用.研究方法:将16只5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大鼠进行每天一次,每周5天,为期9周的持续跑台运动.测定大鼠胫骨骨量、骨形态计量学和生物力学等方面的指标.研究结果:运动组大鼠胫骨长度、胫骨湿重、灰分重量、表观骨密度、灰分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骨小梁体积、骨小梁平均宽度、皮质骨宽度、类骨质表面积、类骨质厚度和骨小梁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骨小梁分离度和侵蚀表面积极显著地低于对照组,最大变形和弹性变形、弹性载荷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结论:9周的持续跑台运动能够促进胫骨的纵向生长、骨量的增加和骨中有机物质含量的增加,能够通过增加骨小梁数目,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提高骨小梁骨量,并且能够改善长骨的力学特性,增强长骨对抗骨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72.
当前红景天已经在中医药界大量应用,以改善人们抗疲劳的能力,运动界关于红景天复方的研究也有报道,但是关于红景天对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的研究尚未见报道.通过对大鼠灌服红景天煎服液以观察其对大鼠运动能力以及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索红景天清除大鼠力竭运动后心肌线粒体自由基代谢产物,减弱和避免自由基对心肌线粒体的损伤,消除疲劳增强运动能力的作用,为红景天更好地应用于运动营养食品领域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73.
使用琥珀酸脱氢酶和乙酰胆碱酯酶联合酶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大强度持续跑训练后,发育期大鼠腓肠肌外侧各型肌纤维运动终板面积(纵切面)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大强度持续跑训练后,各型肌纤维上运动终板的面积与各自对照组都有所增加,并且各周运动组同型骨骼肌肌纤维的运动终板面积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74.
目的探讨小肠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限小肠黏膜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动态变化。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建立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每组大鼠根据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限,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后0min,30min,1h,2h,6h,12h,24h,48h,72h共10组(每组6只)。在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采用HE染色观察小肠黏膜组织学形态,TUNEL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CNA的表达。结果①大鼠小肠历经热缺血40min后,再灌注0~72h大致经历了潜伏期、急性期、交错期、恢复期4个阶段的形态变化。缺血再灌注后,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及组织学病理改变,开始于潜伏期,加重于急性期。②与对照组相比,PCNA在缺血再灌注组表达增强(P0.05)。结论①小肠在短时间缺血后,再灌注可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及组织学病理改变。大多数小肠黏膜细胞经历短暂的凋亡前期反应后则进入恢复阶段,最终结果是小肠黏膜结构和功能的修复。②PCNA参与了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作为动态监测机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与增殖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75.
对实验SD大鼠引实验人员感染流行性出血热(EHF)进行了诊断分析.从临床表现和血清初步诊断某教研室1名实验人员感染了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在该教研室的实验SD大鼠中检出EHFV,也从周围捕捉的野鼠中检出EHFV抗体.初步认为,EHFV是从野鼠传染实验大鼠再传染给实验人员而引发EHF.  相似文献   
876.
大鼠为模型观察了模拟5000m海拔条件下不同暴露时间对骨骼肌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观察结果显示,一周的高原暴露即可引起处于生长期大鼠的肌肉体积下降、线粒体减少、心肌重量下降,而且有周龄越小、暴露时间越长,反应越大的趋势。骨骼肌和体重呈同步、同幅下降,肌肉/体重比值没有下降,心肌的下降幅度低于体重和骨骼肌,因而心肌/体重比值上升。  相似文献   
877.
8周训练对大鼠垂体——性腺轴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实验方法.对8周跑台训练后的大鼠血浆睾酮、血浆黄体生成素及率丸中睾酮合成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训练组大鼠的血浆睾酮、血浆黄体生成素安静值,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训练组大鼠睾丸中17β-羟类固醇脱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经8周耐力训练.大鼠睾丸中合成睾丸酮的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878.
本文旨在探讨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对大鼠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膜脂质过氧化(LPO)水平的影响。采用三级递增负荷跑台跑运动至力竭为运动模型,分别测定运动后即刻大鼠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丙二醛(MDA)含量。发现心肌线粒体LPO水平显著性增高(P<0.05);骨骼肌线粒体LPO水平增高,但无显著性(P>0.05)。同时测定心肌和骨骼肌组织MDA,也观察到相同的变化规律。提示,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对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膜LPO水平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能与运动中心肌和骨骼肌不同代谢应激有关;LPO水平增高,将影响线粒体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及ATP生成,可能是运动性疲劳的重要膜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79.
急性力竭性运动对大鼠淋巴细胞蛋白质组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一次性力竭游泳为运动方式对大鼠进行训练,运动结束后取外周血,首先进行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发现,运动组与对照组比较:CD4+细胞比值由28.6%±3.5%下降为21.4%±5.7%,CD8+细胞比值由14.7%±4.8%数目上升为23.8%±6.3%(P<0.01),CD4+CD8+由1.93±0.27下降为0.91±0.31(P<0.01),随即取淋巴细胞制备蛋白样品,进行双向电泳,银染显色,利用Pdquest软件对获得的蛋白图谱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共得到1546个点,能够匹配的有565个,不能匹配的有961点。在分子量43KD~97KD之间,运动组有部分蛋白质的量表现有较为明显增多,提示蛋白质表达的差异有可能是急性力竭性运动引发免疫机能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880.
力竭运动对大鼠血清脂蛋白、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力竭运动为模型,观察了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血浆内皮素(ET)的含量。结果显示,力竭运动可造成血清TG、TC、LDL的含量显下降(P<0.01),HDL含量显升高(P<0.01),VLDL无显性改变,TC/HDL及LDL/HDL比率显降低(P<0.01),血浆ET显升高(P<0.01),说明力竭运动是造成脂蛋白代谢失调以及内皮素含量上升和造成机体损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