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720篇
科学研究   14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102篇
文化理论   33篇
信息传播   27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必须得到全体公民的普遍遵守,因而完善现有的违宪审查模式就显得十分紧迫.目前,世界上存在着四种违宪审查模式:司法机关审查模式、立法机关审查模式、专门机关审查模式和复合审查模式.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目前还不够完善,存在着诸多缺陷,如何完善这一制度是值得每个公民关注的事情.  相似文献   
32.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积极实践了他的法制思想,开创了资产阶级民主法制建设的先河,对此后中国的法制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宪法建国、改革司法、文明执法三个方面看,孙中山在民国肇建之初的法制建设标志着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开端.  相似文献   
33.
高职高专《宪法》教材对国家性质与国家形式这两个基本概念所作的界定值得商榷。国家性质与国体,政权组织形式与政体在内涵与外延上应有区别,不能简单等同。  相似文献   
34.
我国刑事诉讼立法中应确立"无罪推定"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我国刑事诉讼中侵害“人权”的行为较为普遍,主要原因在于在刑事诉讼领域,无论在理论方面、立法方面还是司法实践方面,都离“无罪推定”原则的要求相去甚远。现行《刑诉法》第12条存在明显缺陷。立法确立“无罪推定”原则是我国在刑诉中保障人权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5.
近代中国是一个民族民主革命风云激荡的时代。作为中国革命的历史成果,1954年宪法是对近代中国宪法问题和宪政运动历史经验的总结,体现了对未来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发展思路,也是中国当代民主法制建设的良好开端。它标志着近代以来的中国宪法和宪政理论发生了重大转折,即以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为指导的当代宪法代替了在中国未能成长起来的西方移植性宪法。同时,1954年宪法在经济制度和政治基础两个方面所具有的过渡性特点也预示了这部宪法本身的不稳定性,昭示着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36.
宪法第十三条的修改,提升了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法律地位,突出了权利,也强调了义务,有利于鼓励多种成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有利于推进现代产权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7.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于2004年3月份在京召开。这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来处处绿,“两会”年年新。去年3月,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新一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共商国是,共绘蓝图。一年披风沥雨,一年春华秋实。今年3月,带着收获、带着喜悦、带着思考。代表、委员们再聚北京,共  相似文献   
38.
自1988年局部修宪以来,我国宪法修正案在性质上一直不甚明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宪法文本的统一,不利于维护宪法典本身的权威。将宪法修正案认定为宪法文本的组成部分,更加符合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创设宪法修正案的历史语境,然而,此种定性不便于宪法文本的阅读和引用,这一点在我国尤为明显。将宪法修正案认定为宪法文本的修正指南,是我国修宪实践的倾向,我国宪法修正案的表述方式以及宪法修正文本的公布情况即为证明,但是,此种定性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据。根据修正案编辑产生的宪法修正文本,并不当然具备标准文本的地位。基于我国宪法原文和修宪实践的固有特点,第一种定性的现实困境难以突破;而若采取适当的立法举措,第二种定性的规范障碍则可以消解。因此,将宪法修正案作为修宪指南,能够确保我国宪法文本的实用性,更好地适应我国的修宪实践。  相似文献   
39.
中国宪法司法化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宪法不具有可司法性或可诉性,因而总是面临这样一种质疑:宪法是不是法?如果是,又为何不具有任何法律所必备的可司法性或可诉性?这种质疑极为严峻,因为它所涉及的不单纯是宪法的法律属性问题,而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民的共和国”,是不是在真实的意义上实施宪法、落实宪政的问题。就目前情况看,宪法司法化在我国的实现有其现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0.
“文革”的发动与当时中国的宪法运行机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法外制度”与“法内制度”的相悖,消解了阻止“文革”发动的外部屏障。可见宪法功能的弱化失去了阻止“文革”爆发的最后屏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