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9篇
教育   3462篇
科学研究   487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201篇
综合类   151篇
文化理论   109篇
信息传播   86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229篇
  2008年   457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513篇
  2005年   671篇
  2004年   763篇
  2003年   987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21.
人口资源要变为人力资源,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五普”学龄段人口结构的变化情况与教育发展中暴露的问题,应不断探索解决途径,确保人口资源优势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122.
自国家产生以来,大国的兴衰就成为世界历史进程的一个永恒主题。当人类社会进入新一轮世纪之交时,中国的崛起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不过,需要强调的是,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现代化征程才走完一小步;21世纪的各种挑战.包括国际战略安全环境走势却依然严峻。就近期和中期而言,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国际战略安全构成新世纪中国对外战略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外交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3.
“和谐校园”建设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并把它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位一体”的目标。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又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他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124.
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之一写入党章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更新更高的境界。本组笔谈围绕三个代表的哲学基础、执政为民的大思路、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几个方面 ,阐明“三个代表”在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发展方面所实现的具体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25.
项扬 《上海教育》2003,(6B):21-21
真正的大学精神,是一种崇高。它追求自由、尊严和公正,崇尚团队、协调和宽容。它用激情来探索、创造和呼唤,以天下为己任,以博爱为胸襟,它又侍理姓来务实、求证和批判,以知行统一为规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相似文献   
126.
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之后,小康社会的精神需要必然上升到一个重要位置。人们应当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真研究民族精神重建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7.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归根到底体现在它的生产力发展比资本主义更快、更高。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 ,在开始很长一段时间内生产力水平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所以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在我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奋斗 ,实现现代化第三步目标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说明我们正在建设“够格”的、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8.
129.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人们极其重视子女的教育与发展,对优质教育的需要越来越强烈,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学校发展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0.
《湖北教育》2002,(23):1-1
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是我们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