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2736篇
科学研究   244篇
各国文化   61篇
体育   389篇
综合类   170篇
文化理论   44篇
信息传播   168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257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353篇
  2011年   415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317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418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7篇
  195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民生宣传工作,在宣传实践中采取了多种策略.民生宣传策略的有效贯彻,充分发挥了中共中央党刊的"喉舌"和向导作用,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82.
唐凌 《出版广角》2018,(5):88-89
抗日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70多年,每一个抗战遗址,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并以其特有的方式,向世人诉说无比惨烈、悲壮、可歌可泣的战争场景.调查抗战遗址,解读其蕴藏的历史信息,确定其价值,对展现抗战面貌、弘扬抗战精神、促进遗址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均有重要意义.翻开《中国西部抗战遗址调查与保护利用》,人们会在阅读中陶冶情操,生发爱国情愫,受到启迪和教育.  相似文献   
83.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国际文化的交流深度亦逐渐推进,然而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我国传统文化却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如何推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了当前的热门课题。山西民间舞是山西地区的宝贵传统文化资源,在时代发展的当前亦同样面临着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的困境。近些年,山西民间舞的老一辈艺人相继衰退,加之山西民间舞的发展缺乏专业性的指导,致使山西民间舞逐渐呈现出边缘化的发展态势,面临着较大的危机。而要想为山西民间舞的发展开辟出更广阔的前景,则需要进一步做好山西民间舞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浅谈山西民间舞的发展现状,并从文化传承角度展望山西民间舞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更多学者在此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84.
正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我省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教育"9+3"计划战略决策后,陈敏尔省长深入研判我省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形势,借鉴我党我军抗战期间"百团大战"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战法,创新性地提出了组织实施中职"百校大战"建设的要求。这种切合我省实际省情的提法,为我省职业教育大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活力,极大丰富了教育"9+3"计划的内涵。  相似文献   
85.
抗日战争,青年唐君毅以文人的方式,淑世的立场,继承近世"大变局"以来文化守成之职志,在民族危亡关头,以躬行践道的救亡书生自任,立足民族与人类的长久命运,竭诚于超越时代的救亡思考,矢志于传统坚守和文化复兴的弘道建树,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抗战出力,终成就其肫挚刚健的儒者气象。  相似文献   
86.
2015年7月,《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以下简称“《学报》”或“我校学报”;山西广播电视大学简称“我校”或“山西电大”)已经走过了20个春秋,迎来了百期华诞。对于一个人来说,人生百年,实属罕有;但对于一本高校学报来说,首次百期,则是它蓬勃发展奠基,也是学报由初创到成熟的一个重要节点1。此时,我们认真回顾审视学报百期发展历程,总结编辑出版工作经验教训,有益于承前启后,延续传承,何况我校学报目前既处于新的发展机遇期,  相似文献   
87.
吴海潮 《辅导员》2011,(Z1):110
甲: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有一座永远的丰碑;乙:它写满了屈辱;记录着外国列强的斑斑罪恶!甲:它更书写着不屈与反抗;是一曲抗击外来侵略的凯歌!乙:在那黑云压城的1840年,燃起了鸦片战争的滚滚硝烟;甲:《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除了割地、就是赔款!我泱泱大国屡遭厄运,被人掠夺财富、剥夺主权!  相似文献   
88.
南京国民政府在建立初期至抗战爆发前后,面对风起云涌的国际社会和矛盾重重的国内政治,在"苦撑待变"战略背景下,在多方寻求支持不果的情况下大胆发展与德国的外交关系,取得可喜成果,实现了战略总目标,赢得了国际社会支持,并最终取得了抗战的决定性胜利。  相似文献   
89.
2010年12月初,我们江苏海安教育系统一行50人,带着满脑的好奇与期待,带着取经的向往和希冀,从江海平原驱车千里远赴太行山脉,探寻晋城养成教育的经验。我们听介绍,看现场,观录像,进课堂,阅资料,对话师生,走访社会,所见所闻,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晋城养成教育的浓浓氛围、扎实举措、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0.
战争语境形塑了抗战文学,它的本体特征体现为民族意识强化,文学承担救亡的时代使命,由于强调集体行动的合力显效性,使得中国文学自五四以来的个人思想出现式微的倾向。抗战文学在寻找民族身份和价值认同的合法性道理上,开启了对传统伦理的重新体认,为中国文学的民族性特质增添了新的底色和生机,其文学史意义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