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1895篇
科学研究   19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99篇
综合类   96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4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全球化、信息化使高校学生思想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72.
余荣飞 《湖北教育》2007,(11):26-26
学校管理的学问博大精深。它的博大在于很难让我们分辨出它有几级系统,怎样才能让各级系统有规律地运行;它的精深在于不同学校的管理系统具有差异性,任何一种管理模式只能借鉴而不能完全套用。学校管理者要追寻学校管理系统的规律,寻求中心,抓住中心,让各项工作围绕一个中心有规律地"自转"和"公转",达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的。  相似文献   
73.
匡维 《煤炭高等教育》2007,25(4):101-103
不同的"位"决定了高校在高等教育结构中不同的功能.真正的定位发生在多重博弈之后.安于其位,就是各个高校要根据市场需要、国家要求以及自身的条件做到安于职守、各司其职.安于其位的前提是正确理解"位"的差异性问题,防止高校盲目追求"上位";安于其位的核心是组织认同;安于其位的保障是制度.  相似文献   
74.
本文结合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概述了课程录播系统的概念及特性,针对课程录播系统在各高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了系统需求差异性的特点,提出了主观需求差异性和客观需求差异性的观点。根据主客观两方面的差异性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提出了课程录播系统软硬件设计智能模块化的理念,并对典型应用做了系统需求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本文最后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对课程录播系统的设计做了前瞻性的分析,指出了课程录播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75.
韦广平 《中小学电教》2011,(11):106-106
<正>我校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研课题,"农村小学数学实施小班化分层差异性教学研究"课题组置身农村小班化教育的土壤,科学解读华应龙教授的《我就是数学》,发掘现有的生活数学资源,本着让广大农村儿童爱上数学实践、到日常生活中积累应用数学体验的目标,进行  相似文献   
76.
由于受不同的家庭背景、教育条件、文化氛围和环境的影响,学生个体之间在智力,生活经验,认知方式,情感态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本文分析了教学中如何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论述了如何组织恰当的教学内容、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设计适宜的练习作业和建立多元的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77.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对大学校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领导力五力模型为依据,大学校长领导力模型应包含九项子能力。通过大学党委书记、校长、中层干部、教授四类群体对校长领导力的测评,发现四类群体在领导力评分均值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教授群体对校长领导力的评价明显低于其他主体,尤其是在变革的勇气和魄力及人财物等资源配置的能力上。校长在使命感和全身心投入上的自我感知高于其他群体。研究和反思造成这种差异化的原因,可对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实现学术和行政系统之间的协同联动、建立起大学校长全心治校的制度保障等方面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8.
《考试周刊》2019,(99):85-86
课堂评价的生成性应当贯穿始终,它如同一根红线,将教师、学生、教材紧紧地串在一起并引领课堂不断前进。带有仪式感的评价策略重点关注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发展目标,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态度、情感、表现和实践能力以及学习方法的综合评价,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评价。这样的评价策略是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极为重要的推动因素,更能让学生在评价中充分了解自己,进行有效自我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能为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起到更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80.
课程调适是教师根据学情、学科知识特点、自身知识储备等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进行调整和转化的过程。本研究运用访谈法对新入职教师群体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新入职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调适的不同取向与层次表现,分析课程意识与教育理念,教学实践知识,教学年限对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调适的差异性影响,并整合构建教师课程调适模式。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影响新入职教师课程调适的其他因素,优化课程对师生的适用性,促进新入职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