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93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教育   33418篇
科学研究   2607篇
各国文化   396篇
体育   2337篇
综合类   966篇
文化理论   429篇
信息传播   5519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73篇
  2022年   347篇
  2021年   325篇
  2020年   352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302篇
  2016年   832篇
  2015年   1992篇
  2014年   5104篇
  2013年   2991篇
  2012年   3660篇
  2011年   4275篇
  2010年   3578篇
  2009年   3437篇
  2008年   4878篇
  2007年   3116篇
  2006年   2248篇
  2005年   2045篇
  2004年   1173篇
  2003年   1015篇
  2002年   883篇
  2001年   712篇
  2000年   563篇
  1999年   238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中的第八课“有多少人为了我”是对小学低年级“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积极做家务劳动”、“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的继续和延伸,也是对上一课“我的劳动体验”的进一步升华和拓展。  相似文献   
982.
全球化与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的全球化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格局。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全球政治、化领域也发生相应显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仍是指导我们分析、认识当前全球化的理论。“世界历史”理论仍具有现实理论意义,它指出了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前景,这也是全球化的最终走向。  相似文献   
983.
开放性试题不仅能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生物学意识,而且能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由于开放性试题在高考试题中的频频出现,因而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提高开放性试题的应试能力,不但是高考复习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84.
艺术活动的主体中有受到客体的感召和刺激需要才能变为动机才能促发艺术活动,我国传统的“物感”说,呈现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作为感受主体的人,能力与气质同等重要;环境又因其复杂性,在人与对象之间起着协调作用,对象的被动性较强,但它是生活蓝本,因此,艺术活动的发动是人、环境、对象三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985.
异化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费希持、黑格尔,费原巴哈,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其都有独特的见解,尤其马克思从政治,经济方面出发批判异化。到了20世纪,社会发生根本变化,异化问题出现新情况,即科技“沙主义”。这种异化具体体现在人的数字化,人原子化,人的单向度化等。  相似文献   
986.
目前道德领域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是道德理念和道德精神本身的困境 ,是道德合理性的危机。要想摆脱这种困境 ,就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以人的自由、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为核心的新道德精神 ,并以新道德精神为指导思想 ,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建设 ,从根本上实现社会主义道德的现代重建。一、新道德精神的基本内涵所谓“道德精神”就是人们在道德领域的精神 ,即渗透在一切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道德行为中包含着特定意向的意识。道德精神决定着道德理想、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道德精神在整个道德意识结构中处于最…  相似文献   
987.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人的社会存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人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具体包括: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人类生命生产的形式,劳动也是个人生命生产的形式,二、人在社会合作中生存。主要体现:社会合作是人类自我保存的方式;社会合作是人类劳动的方式;社会合作是满足个人多方面生活需要的方式。三、人在社会环境中发展。1.人类意识和智力是社会劳动的产物;2.个人知识和能力是社会文明成果向个人的内化与转化。  相似文献   
988.
生态问题是实践美学在新中国诞生以来面临的新问题,生态美学维度是实践美学有待发展的重要部分。笔者将集中于“人的自然化”这一哲学与美学命题,集中于实践美学中“人的自然化”相关研究,围绕生态人文研究中目的合于规律、人类合于自然以及自然它者目的这一中心结论,尝试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人与自然生态整体关系做出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989.
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一册《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简练,富于儿童情趣的歌曲,由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2/4拍,五声宫调式,歌手以明快活泼的旋律作为前奏,描写了小青蛙在东奔西跑地寻找自己的家,也为歌曲主题的出现做了铺垫。歌中“跳跳”“呱呱”的独白,刻画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态。最后一句旋律平稳流畅,  相似文献   
990.
法文“aliéner”和“aliénation”现在通译成“异化”,它的本意是“转让”“出卖”。卢梭是在现代意义上使用“异化”概念的第一人,他认为,文明社会中的人与其正当的需求和本性相异化。马克思则认为,“异化”就是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客体,而这种客体又成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反过来反对主体自身。他比较看重的是劳动异化。两位大师的异化理论,对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