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84篇
科学研究   20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4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儒家主张以德治国,推行惠政、薄敛、节用、爱人;重教轻刑,反对"不教而杀";"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臣子不能欺君,但君主有错应犯颜谏争。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峭法严刑,"重一奸之罪而止境内之邪";君主用"术"驾驭群臣;独揽大权建立专制,"人主虽不肖,臣不敢侵也"。汉武帝以后的统治者,根据封建统治的需要,"德主刑辅",德治与法治结合,刚柔相济,成为中国传统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32.
"以德治国"作为一项治国方略,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公民伦理是贯穿这些内涵的主线。这样一项治国方略在当代的提出,是对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继承。不过,从历史上看,要实现"治国"的目标,建设理想的和谐社会,仅仅依靠"德治"还不足够,还需要与"法治"相辅相成,"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33.
曹元 《情报科学》2020,38(2):135-141
【目的/意义】网络空间治理是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的研究热点。提升网络空间治理能力对于我国建设网 络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针对我国当前网络空间治理中法律体系不健全、正面引导力不足等问题,在信 息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上,通过研究网络空间治理中的法治因素、德治因素与网络空间治理能力的作用关系,基于德 法共治提升网络空间治理,并利用问卷调查开展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法律保护范围和执法严厉程度 对网络空间管理、引导和保护能力均产生正向影响;网络道德的提升能够正向调节法律保护范围、执法严厉程度对 网络空间治理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吕氏乡约》作为传统乡约德治典范,分别从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四个方面提出指导性规范,体现了向善向上的价值追求、赏罚分明的公正理想、礼尚往来的友善思想和帮扶共进的互助精神,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治理中村规民约的创新制定和德治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基于此,对《吕氏乡约》的传统意蕴与德治思想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35.
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为探索民间武术组织服务于乡村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在传统社会,民间武术组织以武德传承强化乡村德治机制,以门规戒约规范乡村法治秩序,以家长制参与乡村自治实践。而进入现代社会,民间武术组织服务于乡村治理面临着传统德治弱化、法治建设不完善、参与自治机制不健全三方面的困境。提出,民间武术组织要建立新的道德体系,营造乡村治理的德治氛围;加强组织治理,强化乡村治理的法治理念;深化自治实践,主动承担乡村治理职责功能,旨在为更好促进民间武术组织有效治理、推动乡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德治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传统文化是德治的重要资源,是以各种非正式制度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该文基于对陆川客家传统文化及其孕育的客家精神的田野考察,认为陆川客家族群在长期的迁徙和生活中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指出和论证陆川客家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家风传承、村规民约等是很好的德治资源和德治载体,并总结陆川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德治的成功经验,也指出其存在的问题。该文从理论上论证了陆川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与德治的关系,并评价了陆川优秀客家传统文化融入陆川德治的治理实践,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社会治理提供了陆川经验。  相似文献   
37.
西方文化自身存在的困惑表明,单靠西方文化已不能化解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困境.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应追求全球性多元文化的平等交流与有机融合.作为治理国家及社会管理之道的儒家管理思想可融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儒家"以人为本"、"德治"、"贵和尚中"的管理思想及其"义利观"对遏制奥林匹克运动或奥运会的进一步异化有积极作用.儒家管理思想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融有助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走出人文困境.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从德治与法治的概念在高等教育中的适用出发,通过对法治与德治的学生管理模式的局限性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德治与法治在高校学生管理领域中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39.
新闻“德治”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国记协提出的《关于积极响应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巡回报告团倡议书的意见》给新闻界“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吹来了强劲的东风,给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并激发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法治国"方略深入人心,但道德建设却相对滞后.鉴于此,新世纪之初,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更需要道德力量的支持,必须在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基础上,确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德治观.而加强"以德治国",关键还是要加强广大干部的"政德"建设,提高各级干部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