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065篇
科学研究   35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81篇
综合类   2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6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21.
新课程标准要求从小学到高中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我们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能否有效实施,关键要做好两个阶段的工作,即课程准备阶段的工作和课程实施阶段的工作。  相似文献   
22.
本文主要通过学习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认为“八荣八耻”归纳得十分经典,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完善个人美好人格的具体标准。同时,本文结合学习体会,分四个方面阐述了“八荣八耻”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认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学习和坚持做到。  相似文献   
23.
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必须正确看待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切实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进行良好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24.
目前,许多学校对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并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对必修课的学习几乎占据了全部课时,甚至还要加班加点。有些校长担心,增加选修课和活动课会影响必修课的学习,进而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这种担心是否有必要呢?让我们来看看国内外两所学校是怎样实行“每天只上半天必修课”  相似文献   
25.
非必修类专业课教学实践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数字控制技术课程为例,探讨如何开展本科四年级非必修类专业课的教学实践。通过调研,提出了一些用于该类课程改革的思路和具体措施,如尝试引入新颖的教学方式,调整教学内容,做到教与学并进。教学改革实践表明,这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6.
本文根据技术经济学科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分析了我国目前工程技术教育和经济管理教育相互分离,学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不懂经济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调查论述了高校理工科专业开设技术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把“技术经济学”课程作为全校理工科学生公共必修课的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27.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课学习指导》(高一)一道材料题引用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一诗:  相似文献   
28.
《高等数学》是许多自考学员的必修课,然而《高等数学》对于自考学员来说是一门学习起来普遍感到较为困难的课程。因为它理论性强、概念多,有些概念又容易混淆难以理解。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高等数学》中的反例,帮助你正确理解《高等数》学》中的概念、定理,排除你学习《高等数学》中的障碍,促使你更快、更好地学习这门课。  相似文献   
29.
目前,我国仍然是一个少林的国家,森林覆盖率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3%,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3%,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8。森林资源的增长速度和内在质量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在继续,乱砍滥伐现象屡禁不止。因此,必须认真地学习和贯彻林业政策与法规,实行依法治林,才能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发展林业。《林业政策与法规》是林业职业技术学校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学生在学习中不易产生浓厚兴趣,往往只停留在认识政策、法律法规原文的表面。…  相似文献   
30.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框架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中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一级基础教育阶段.<标准>根据时代要求,对高中数学课程进行了新的设计.在保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同时,力求改变目前数学课程及其实施过程中的某些"繁、难、偏、旧"的状况.<标准>设置了必修课,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了体现不同要求、内容各有侧重的选修课程(模块),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以使不同的学生可以选读不同的数学课程.其中,数学B类课程有助于学生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科学等方面获得发展,数学C类课程有助于学生在社会、人文科学等方面获得发展.对数学有兴趣、希望获得较高数学素养的学生,<标准>设置了数学A模块.数据处理、数学与社会等模块则主要涉及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以及与人类思想、文化相关的数学内容.<标准>的数学内容与过去相比有较大变化加入了算法等一些新内容;设立了数学建模、数学探究、数学文化等专题;对已进入中学课程的微积分、统计与概率进行了新的设计;对原有的内容,如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三角恒等变形等作了整合和适当精简.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数学A模块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阅读、交流、创新能力.同时,<标准>注重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标准>对评价改革也提出了要求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