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1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35篇
综合类   3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支撑阶段是撑竿跳高技术的重点部分,结合水平面、穴斗、横竿对运动员支撑部分进行生物力学分析,能更清楚地描述运动员的技术特征.对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比赛进行拍摄、数据分析、绘制图像,得出我国女子撑竿跳高部分运动员在支撑阶段身体重心和撑竿距离较远,运动员在推竿前身体重心过早离竿等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82.
本研究运用心理测量法对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赛前心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竞技动机、赛前运动认知特质焦虑处于相对适宜的水平。竞技水平提高、社会认可是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主导成就目的。受伤焦虑、竞技水平发挥焦虑、社会评价焦虑是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焦虑的主要倾向。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的竞技动机、赛前运动认知特质焦虑的个体差异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83.
通过采用协同的视角,运用录像解析等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揭示撑竿跳高技术"人"与"竿"之间协同运动的动作形式与规律.研究表明:世界优秀女子选手各技术环节"人"与"撑竿"具有明显的时空协同特征.在能量获得阶段其协同技术特征表现为:全程助跑节奏随着撑竿倾角的降低而逐渐加快,举竿动作是在倒2步开始进行的.插穴与起跳动作上,起跳时机相对提前.起跳点越近,起跳时撑竿的弯竿量越大,起跳水平速度的损失就越大;能量储存阶段其协同技术特征表现为:弯竿量在起跳时与传统认识基本相一致,悬垂动作时的撑竿弯曲量有所加大,摆体动作时的弯竿量少于传统认识上的弯竿量.悬垂夹角越大越有利于摆体的速度.能量释放阶段其协同技术特征表现为:(1)团身动作时,撑竿已经开始反弹,弯曲的撑竿此刻就已经恢复了一定的形变量.(2)除了"人-竿"系统以穴斗为支点向前的转动外,"人-竿"系统同时还发生了以竿弦"垂直轴"的自转.(3)团身举腿的角度越大,伸展偏离纵轴的角度越小将有利于人体向上伸展的速度和高度.(4)普遍采用倒"V"型过杆姿势.  相似文献   
84.
85.
摘要:随着田径运动的不断发展,运动员参赛场次也在不断增加,最佳竞技状态的调控成为运动员夺取胜利的最重要表现。本文主要采用个案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对李玲2014年度赛前训练负荷与竞技状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冬训三阶段训练负荷节奏安排构成竞技状态形成关键因素;采用“诱导性比赛”和“大负荷强化训练课”两种赛前训练方式,有利于竞技状态优化和调整;通过不断比赛,调整训练负荷与技术及心理状态,形成年度3次最佳竞技状态。该结论为教练员在重大比赛时寻求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调控提供借鉴及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86.
摘要:国内外撑竿跳高项目一直被世人广泛接受的4H公式理论(即:H=H1+(H2+H3)-H4),已不满足于现代撑竿跳高技术理论的需求。本文增加H5视角,以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数据为实证参考,采用运动生物力学摄影测量等研究方法揭示各成绩构成分量的情况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撑竿跳高成绩构成分量H5的提出,解释了人体重心最高点不在横杆最上方时所造成的实际重心高度下降的情况。2)世界高水平男、女撑竿跳高运动员的腾越高度主要依赖于运动员的握竿高度,男子选手过杆技术优于女子选手。3)世界男、女选手的伸展偏离角度越小,人体腾起的高度(H2)就越高。4)世界高水平男、女选手的预设架距与身体重心最高点的平均距离差值呈现出绝大多数优秀选手的身体重心最高点未能在横杆正上方,且差值越大,身体重心下降的高度(H5)也就越大。  相似文献   
87.
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赛前运动认知特质焦虑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运动心理测量方法、运动训练实践等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赛前运动认知特质焦虑特点与运动成绩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的年龄、运动年限、运动成绩与运动员的赛前运动认知特质焦虑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8.
本文通过对1987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田径运动会撑竿跳高比赛情况的调查分析,对参赛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使用的比赛器材、撑竿跳高各阶段技术动作的质量和一些有关的情况进行测量、观察、统计分析,从中找出影响运动技术水平发挥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今后撑竿跳高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教学与训练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9.
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现代女子撑竿跳高运动的发展进行了叙述和分析,特别是中国女子撑竿跳高对这一运动的贡献,回朔了其历史发展情况,并根据目前女子撑竿跳高现状,对今后女子撑竿跳高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0.
8月18日,俄罗斯撑竿女皇伊辛巴耶娃在北京奥运会上将自己的世界纪录提高了1厘米,刷新至5.05米。而在此之前,由她所保持的世界纪录是5.04米。累计24次打破女子撑竿跳高世界纪录的撑竿女皇之所以取得如此佳绩,都是因为她迷恋于1厘米策略,即每次将成绩提高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