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231篇
科学研究   101篇
各国文化   86篇
体育   170篇
综合类   91篇
文化理论   34篇
信息传播   28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41.
南朝帝王与文人的关系,与汉代帝王对文士“俳优蓄之”的观念不同,在南朝诸帝中,梁武帝虽称不上很杰出的政治家,但他以帝王之尊,引纳赏接文士,梁代著名的文人,几乎都和他有过文学活动上的关系。梁武帝的爱好文学和驭下宽容,多少给当时的文人创造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使他们能够比较安心地创作,促进了梁代前期文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42.
随着项目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的成功应用,如何提高项目管理的有效性、尽快建立规范的保障机制成为高职院校关注和亟须研究的课题。文章阐述了编制《项目管理工作规范》的内容、方法,提出了项目管理体现“校本性”和“有效性”的操作要求和步骤。  相似文献   
43.
苏轼深受庄子思想的影响,使他懂得在这如梦如幻的现实人生中,只有顺天安命,回归自然才能达到永恒;才能在动荡的人世中“处物而不伤”,保持自己的自然本性。  相似文献   
44.
互文本性是东西方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文学语言现象。本文以敦煌词文《百鸟名》、说唱词话《全相莺哥行孝义传》与《鹦哥宝卷》为例 ,探讨了中国说唱文学作品中的交叉与层叠式的互文本性关系。  相似文献   
45.
中国叙事诗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然而叙事诗理论却一直到东汉班固才真正提出来,即<汉书·艺文志>"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这标志着中国叙事诗理论走向自觉.班固清楚地认识到叙事诗的特征是在"感于哀乐"之"情"背后隐藏着"缘事而发"之"事",这种认识在两汉时期是一个重大的进步.汉代乐府采诗制度,对叙事诗理论走向自觉产生了的极大的推动作用.采诗传统源自先秦,发展于两汉,在采诗传统的背后是一种政治诗学观,即通过诗歌干预现实政治.这一政治诗学观对后世文人叙事诗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张松多 《华章》2011,(8):51-51
五言诗的发展巩固主要集中在魏晋时期。建安以来,以“三曹”、“七子”和蔡琰为代表的作家打破汉代文人诗歌消沉的局面,掀起了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次文人诗歌高潮。他们的创作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47.
钱晶 《华章》2011,(14)
魏耕是明清易代之际的一位诗人,除了从事诗文创作,与友人相互唱和外,他还投身于复明抗清斗争中,并终其一生,以身殉国.本文将从感怀身世飘零、终其一生矢志抗清的思想溯源、"风流散淡事沈醉"的行事作风,三个方面来分析,朝代更替,时代动乱下,魏耕作为一个矢志抗清的文人的心态、心理路程.  相似文献   
48.
数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只有添上浓厚的文化色彩,才能像陈年佳酿那样醇厚甘甜,才能凸显其厚重。  相似文献   
49.
一般认为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结局为"科举及第,洞房花烛"的大团圆结局。事实上,常见的此类小说在这一结局之后还有一个"辞官归隐或者虽在任上却无意仕进"的萧寂尾声,这和前面的团圆喜庆结局形成巨大反差。这种结局的设置,与明清易代之际才子佳人小说家们对于科考功名既追慕又弃绝的复杂心态,隐逸文化传统在江浙一带文人身上所发生的新变以及小说创作商业化文人化色彩加强等因素有关。了解这些,对于我们全面把握这一时期中下层文人的心理结构与精神风貌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0.
对于中国古代文人的研究,传记式的论著占据着重要地位。此类著作以传主的一生行事为中心,涉及其生平、交游、思想、著述等各方面内容。论者多使用知人论世的研究方法,意图理解传主在不同人生阶段中的不同心境,进一步分析其生命历程对其文化活动的影响。若传主本身创作成就突出、种类繁多、数量丰富,且大都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