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4349篇
科学研究   499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58篇
综合类   253篇
文化理论   47篇
信息传播   19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437篇
  2010年   418篇
  2009年   482篇
  2008年   535篇
  2007年   495篇
  2006年   364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跨文化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发展交际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跨文化教学中.由于一些误区的存在,常存在投入大,产值小的现象。本文针对这一现象,拟从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角度对文化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走出误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2.
大学生学习日语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不同的词汇、语法和句式,但这些内容的运用经常存在误用的情况。故笔者通过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写论文时经常使用错误的词汇及语句类型,从母语、文化等方面分析了日语学习的难点,以及出现偏误的原因,由教师给出针对性的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103.
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峰,要完整认识“华夏文化”,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树立民族主体意识,弘扬中华文化同时更广泛与又有所控制、分析、鉴别地引进西方文化的先进成果,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4.
论新时期大学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滨州师专学报》2002,18(1):86-89,94
以逻辑分析和历史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新时期以来的大学文化发展进行综述评析,揭示大学文化各阶段的现象特征,探求其演化的内在轨迹,论证大学文化变迁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5.
文章旨在论证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并从认知、伦理。美学、社会价值观念四个方面及文化差异对语言教学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文化是内在实质,而语言是表层反映。不了解文化差异就不能够正确使用语言。只有认识二者的关系和了解更多的文化背景,才能有效地提高语言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6.
英汉语颜色词的使用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汉语中,颜色词的使用尽管有着一致,但始终存在着差异,这是由于语言本身的因素和语言外的因素即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造成的。本文通过大量的译例,就主要颜色词在两种不同文化中的本义和引申义的使用和翻译进行比较分析,以求在英语学习中正确了解它们的涵义。  相似文献   
107.
英语与汉语中有大量的习语,由于民族的生存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历史典故,习语呈现出文化差异,翻译时既要考虑源语的共性,也要注意其个性。  相似文献   
108.
陈伟星 《丽水学院学报》2007,29(1):64-66,12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真.译者应当有强烈的文化意识,不仅要熟悉两种语言,更应该熟悉两种文化,并在翻译中充分考虑两种文化的差异.全文旨在通过一些典型实例的分析和比较,说明文化差异与词义的理解及对译文的制约,探讨文化差异与翻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9.
非言语手段在跨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交际功能。化的差异要求进行非言语手段的选择,而且东西方不同化背景下非言语手段有不同的含义、交际功能及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10.
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是英语学习者的一个难题。本文试图从中英两种语言在措词、造句、谋篇布局和文体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来论述文化差异对英语写作的影响,以使学生意识到这两种语言的差异,帮助学生克服母语的负面影响,写出符合英文表达习惯的纯正英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