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938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7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6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文心雕龙·知音》篇是明确讲阅读鉴赏的篇章。在《知音》中刘勰提出了三种存在已久的不能积极阅读的现象,即"知音其难"的三种现象:"贱同思古","贵古贱今";"文人相轻","崇己抑人";"学不逮文,信伪迷真"。接着提出了"文情难鉴"的原因,客观原因是"篇章杂杳,质文交加";主观原因是"知多偏好,人莫圆该"。对于如何积极阅读而成为作者知音的问题,刘勰提出要"博观"和"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对于阅读的方法步骤,刘勰提出了"六观"。在《知音》篇的最后,刘勰提出了阅读的最高境界:"觇文辄见其心"。《知音》篇从刘勰的时代一直到今天,对阅读鉴赏和理论建设,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文心雕龙》构筑了一个较为严密的气论体系。《文心雕龙》的气论可用"气以实志,志以定言"来概括,即气是志的内涵,言是志的外壳,气充实了志,志发而为言,三者相互关联。刘勰最终是在继承和发扬孟子、王充、曹丕等人关于气的阐释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气论体系的。  相似文献   
993.
文心雕龙》是我国学术文化的一朵奇葩,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被认为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系统而完整的文学批评论著".千百年来,研究《文心雕龙》的著作汗牛充栋,蔚为大观.2000年以前,有关龙学研究著作已逾200部,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上千篇;21世纪以来的10年时间,发表的论文又有三百多篇.关于《文心雕龙》的研究已成为一门显学,称为"龙学".  相似文献   
994.
文心雕龙创作论》及其版本修订,不仅是王元化的学术行为,也可将其视为作者生命史上的心灵事件.以92版为参照,79版被删削的最醒目的内容,可概述为“三去”,即“去阶级分析”,“去偶像语式”,“去规律标签”.王元化半世纪前研究刘勰的内驱力,既源自学理追求,更源自体制内自我救赎.由此楔入,可依稀辨析作者自1961-2008年,于龙学一案所绵延的心路历程确有四个环节构成:“适时图存”→“心史裂痕”→“不期荣幸”→“良知乏宁”.作为驱动79版撰写的价值意向链的两个环节,“心灵裂痕”全然被“适时图存”推着走,其走向是线型的,故它是被迫的,不无羞辱感的.79版虽然给作者带来“不期荣幸”,让作者鸿运连连,但也带来“良知乏宁”的心病,于是王元化采取“潜反思”的方式,即把他包括《文心雕龙创作论》所有版本在内的全部“心史病历”公示于众,将一个“真实的自我”交给历史.从中可鉴一个大知识分子对思想史的敬畏暨文化道义感.  相似文献   
995.
黄侃作《文心雕龙札记》,依傍《文心雕龙》原义,对"位体定势"之术进行了深掘,虽囿于个别篇章而未成体系,但其对"体"与"势"的具体阐释,已颇具灼见:论"文之体",以"大体合六义"而言明写作有一定之规;以"八体并陈"言明风格作为一种文坛现象并陈,并无轻重高下之分;论"文之势",辨析了"势即法度",举"文有三势",从"体势相...  相似文献   
996.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曰:"言以文远。"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常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唐代贾岛曾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杜甫也曾说"语不惊人死不休"。锤炼的目的,在于寻求恰当的词语,使语句表达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997.
张晓平 《黑河教育》2012,(11):26-26
在《文心雕龙·章句》中有这样的记载:“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接触、品味、揣摩、感悟文章中的语青,也就是让学生“咬文嚼字”学语文。  相似文献   
998.
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比重。如何依据感知——理解——想象——反思感受的过程进行教学,是语文教师研究的课题。笔者以传统的文学理论观点指导教学,有茅塞顿开之感。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揭示了文学艺术构思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指出作家的神思  相似文献   
999.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文论方面最重要的三部著作: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以及刘勰《文心雕龙.诔碑》都涉及了对诔的论述,且观点各不相同。本文通过对诔的礼制变迁、诔的文本变迁两方面的梳理,试探讨这三部文论作品对诔的论述是与诔本身发展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00.
刘勰“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的观点,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由此带来的是他对晋宋之际一些新的文学现象在关注时的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