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19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47篇
教育   21369篇
科学研究   1085篇
各国文化   46篇
体育   202篇
综合类   426篇
文化理论   55篇
信息传播   1768篇
  2024年   145篇
  2023年   619篇
  2022年   583篇
  2021年   609篇
  2020年   654篇
  2019年   600篇
  2018年   323篇
  2017年   594篇
  2016年   757篇
  2015年   1237篇
  2014年   2725篇
  2013年   1945篇
  2012年   2147篇
  2011年   2420篇
  2010年   1848篇
  2009年   1649篇
  2008年   1881篇
  2007年   1237篇
  2006年   822篇
  2005年   633篇
  2004年   372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新媒体的运用和普及,给人际传播带来了新的变化和走向。从哲学意义上说,以短信、即时通讯工具、计算机和互联网等新媒体为媒介的异地即时传播,实质上是面对面传播的否定之否定形式,既实现了面对面传播的回归,又对其有很大的超越。本文通过对即时通讯工具QQ的剖析,展现了新媒体中人际传播实现对面对面人际传播回归与超越的轨迹 。  相似文献   
62.
刘平  杨祎 《新闻界》2006,(6):59-60
素有“中国广告界的哈佛案例”美誉的台湾中兴百货公司广告,被视为华文广告的经典作品。“在台湾百货业的广告历史上,从来没有一家百货公司和广告公司合作长达12年以上.也从来没有一家百货公司的广告.可以年年获奖,还有文学讨论的空间。”中必百货广告“跳脱传统的叙事手法,超越告知流行讯息的范畴.时尚不再限于服装和名牌,而是生活态度的表征.同时也是生活的美学形式”。  相似文献   
63.
“本报讯”或“某通讯社某地某时电”分别称为“讯头”、“电头”,统称“消息头”,是任何新闻消息的起头第一笔,是消息这种新闻文体的标识,是新闻消息的外在特征。本文探讨新闻大课题中一个具牵动效应但极易被忽略的课题——新闻文本写作中.消息头的处理艺术及革新问题。  相似文献   
64.
基于文献的知识发现的应用进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树良  冷伏海 《情报学报》2006,25(6):700-712
本文在对共词分析、共引分析理论、Swanson理论以及文本挖掘理论应用进展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将分别基于上述理论的基于相关文献发现、基于非相关文献发现和基于全文献发现统一整合于“基于文献知识发现”之下,构建起完整的基于文献知识发现的方法与应用研究体系,同时分析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5.
“英雄”、“我最威风”成了湖南卫视2006年的一大特色。这种“英雄化”效应经过《谁是英雄》系列节目的一路推广.终于在2006年的“吉列威锋英雄会”上达到了一个高潮。《谁是英雄》缘何能异军突起,制造出新一轮的草根狂欢?笔者试从机构.文本与受众三个方面来进行剖析.力图阐释该电视文本流行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66.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和普及,信息资源在全世界交流和共享正在变成现实。而那种单一的、以印刷型献为主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只能把工作内容局限在本式的传统方式上,其服务面窄,服务方式被动,服务工作长期停留在借借还还上,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读对海量信息的快速检索与利用的需求。在这种形势下,图书馆应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积极开发利用网络资源,以用定藏,共建共享,使服务工作呈现出开放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67.
人类文化的进步是以"三大发现"为标志的,第一次是"作家的发现",它以发挥作家的主体创造性为基础,将文化的创造带入完全自觉的时代,在各抒己见、各逞异彩的竞相角逐中,文化成果极大地丰富起来,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这也是"人的发现"所带来的硕果之一:第二次是"读者的发现",它使人们认识到读者在文化接受中的主体创造作用,他们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前理解"去填补"空白",或重新解释"文本",更可以通过"期待视野"去左右创作者的创作,这就将文化创造活动从"文本"的束缚和少数"精英"的垄断中解脱出来,从而成为流动于创造与接受过程中的"活文化":第三次则是"编辑的发现",亦即编辑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创造价值的确立,这一"发现"是近十几年才有的事,但尚未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  相似文献   
68.
周宜一 《视听界》2006,(3):68-69
一、“诗”与“视”的审美互动1.诗歌与电视的审美交汇诗歌(poem)与电视文献片(documentary film)的审美与解读在艺术鉴赏方面有着同形同构的关系。在电视文献片的艺术鉴赏中,“诗”与“视”的结合若不能激起审美接受主体的强烈美感,那么“诗”这种文学形式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而“视”的意境之美也无从谈起。因此,关注意蕴的具体内涵,唤醒鉴赏主体的审美情趣,使主体在鉴赏过程中达到审美思维的全方位运转,是电视文献片创作的关键所在。2.视觉语言的提炼《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这部二十集大型电视文献艺术片,运用反常规的拍摄思路,以…  相似文献   
69.
李国英 《新闻前哨》2006,(11):11-12
新闻真实性问题是关于新闻本原的问题。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它要求本着公正的立场、客观的态度报道与事实一致的新闻。新闻的真实来自事实的客观,违背事实客观的新闻就对它的真实提出挑战。客观事实最终编码成媒介产品即新闻本,首先要转化为记的经验事实。经验事实是对感官世界中事实的认识,是客观事实的主观化,经过记的选择和本化过程进入新闻之中,成为新闻事实。但新闻事实还不完全等同于新闻,它指新闻中的事实,而新闻还包括记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加工、整合,并赋予其一种表现形式,或是短讯、通讯,或是深度报道,从而揭示客观事实的意义。从客观事实、经验事实、新闻事实到新闻,记的主观认识和意志伴随始终。从哲学的角度说,客观事实是一种存在;新闻真实也是一种存在,但这种存在只存在于人们的脑海。新闻只有具体的真实,没有抽象的真实。所以,从客观上讲,新闻完全绝对的真实只是一个神话。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职责是让新闻无限地逼近真相,做到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的统一、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统一。  相似文献   
70.
曹璐 《中国广播》2006,(3):24-25
当前“三农”问题已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广播如何在重大主题报道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研讨《百名村支书实话实说》报道中蕴涵的规律性启示有其特定的现实针对性和前瞻性。一、重大主题报道的全新理念——高度贴近群众近年来媒介一方面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往往主动或被动地追逐高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