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8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3篇
教育   3800篇
科学研究   611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124篇
综合类   452篇
文化理论   186篇
信息传播   13275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616篇
  2022年   870篇
  2021年   864篇
  2020年   843篇
  2019年   1033篇
  2018年   676篇
  2017年   1152篇
  2016年   1221篇
  2015年   1532篇
  2014年   2311篇
  2013年   1568篇
  2012年   1768篇
  2011年   1323篇
  2010年   762篇
  2009年   700篇
  2008年   570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胡同珍 《青年记者》2006,(18):40-41
作为我国最早的免费报纸,《Ⅰ时代报》的发展越来越引人关注,在2006年首届传媒创新年会上被评为最具潜力创新媒体奖。上班时间上海地铁车厢中人手一份《Ⅰ时代报》已经成为一道风景。今年7月7日,《Ⅰ时代报》宣布已覆盖15家沪上甲级写字楼,年内将覆盖50幢高级写字楼,免费的步伐越迈越大。随着我国免费报纸的兴起以及报业2005年出现拐点,对《Ⅰ时代报》进行分析考察颇具意义。  相似文献   
82.
喻乐 《青年记者》2006,(9):9-17
当吴海民于去年6月抛出“冬天论”的时候,曾引起传媒舆论一片哗然。事隔近一年,分歧仍然继续,有人说他是杞人忧天,有人则把他的论断当成真理。不管如何,“冬天论”确实引发了传媒人特别是报人们的集体思考——坚持?突围?退却?转型?2006年的春天并不让人兴奋。广告市场的持续低靡与网络新贵的高歌猛进,让更多的人开始怀疑报纸的未来。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过渡的探讨不绝于耳,言必称百度、博客,显然是看到了南墙,正在寻找突围之路。这段时间,从报纸跳转到网络的年轻俊才不在少数,隐约形成一股暗流。与此同时,传统媒体对网络媒体的“打压”也进入白热化,由解放日报发起的“内容联盟”被认为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第一次短兵相接。思变与求变是媒体安身立命之本。媒体环境在变,报业格局在变,但办报人的激情和创新却不能改变。幸好我们的传统媒体已经觉醒,我们也还有机会。吴海民今天接受采访并对一些问题作出的回答,也将让我们更加清醒而坚定。[编者按]  相似文献   
83.
新媒体的运用和普及,给人际传播带来了新的变化和走向。从哲学意义上说,以短信、即时通讯工具、计算机和互联网等新媒体为媒介的异地即时传播,实质上是面对面传播的否定之否定形式,既实现了面对面传播的回归,又对其有很大的超越。本文通过对即时通讯工具QQ的剖析,展现了新媒体中人际传播实现对面对面人际传播回归与超越的轨迹 。  相似文献   
84.
单晓颖 《新闻知识》2006,(10):55-56
伴随着我国的社会发展和新闻改革的深入,我国的新闻事业正经历巨大的变化。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传统大众媒体运营机制的嬗变,新闻娱乐化的大行其道等等新现象可谓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面对纷至沓来的新变化,我国传统的新闻教育受到了冲击和挑战。正如许多学者和资深的编辑记者所指出的,传统的新闻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相对于瞬息万变的发展现实,新闻教育有些相对滞后,使得培养的人才不能充分满足新闻事业的新要求。要使新闻教育赶上新闻事业发展的节拍,适应新闻业的发展的新需要,依笔者的拙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85.
樊巍 《新闻记者》2006,(8):19-21
技术的变革,带来受众媒体消费方式的变革,手机、宽频、互联网等新媒体,挑战着传统纸质媒体。  相似文献   
86.
曹鹏 《新闻记者》2006,(5):42-44
近来在报业会议与论坛活动中,“2005年全国报业经济走势出现一个明显的拐点”成为一个焦点话题.尤其是广告研究专家不约而同发出警告,而各地报纸的广告经营者也纷纷传来“预亏”或“利空”信号,兼之与此同时网络与新媒体快速崛起,同为传播媒介而此消彼长,“报纸消亡论”甚嚣尘上,更给报业前景笼罩上一个沉重的阴影。  相似文献   
87.
毫无疑问,21世纪将是新媒体的时代。当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带着无限的可能性成长的时候,也把一个问号抛向了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怎样与新媒体相互渗透,相互借用, 共存共赢;怎样改变自己的传播理念和形态,寻找在市场上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 对于像都市快报这样的新型主流都市报,这是必须正面回应的问题。而且一切反应,都需要从自发状态进入到自觉状态,在一次次的战术变化中,寻找战略转型的突破口。2005年11月的哈尔滨停水事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对新媒体的借用与融合,在延伸传统报道的领域与技术上,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  相似文献   
88.
近来国内媒体出版行业对“网络出版”、“数字出版”、“新媒体”以及“数字媒体”这几个概念的讨论大幅度升温,尽管这些概念已经不是什么新的概念,甚至是存在了十年以上的概念了。业内现在讨论这些概念的初衷各有不同,但不外乎与这样几个背景相关:  相似文献   
89.
网络媒体     
《当代传播》2006,(1):57-57
中国中央政府正式开通门户网站;CN国家域名突破百万注册量稳居亚洲第一;新华网等主流媒体进军手机网站;拇指经济过百亿;南方报业上线新媒体项目。  相似文献   
90.
策划制胜     
姜圣瑜 《传媒观察》2006,(10):25-27
博客、播客、Ⅴ秀、手机报、网上视屏…… 面对众多新媒体的挑战,党报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的回答是:策划制胜。 策划是一种创造、一种创新,策划通过独特的视角和创意,放大新闻价值,从而打造党报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