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01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21.
任波 《声屏世界》2008,(10):22-22
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充满了对新闻工作者的关心、信任和期望,让我们备受鼓舞。我们广播人更要充分认识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认真贯彻“五个必须”,以创新精神,增强宣传工作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赢得发展的广阔空间。具体说,就是要不断通过节目和管理的创新放大广播优势,做强广播。  相似文献   
22.
在高尔夫球会运营管理中,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不同的状况等待管理者去解决和处理。例如:会员或球员抱怨TEETIME的时间设置不合理,为什么夏季日照时间长,但是灯光高尔夫最后的却是20:00PM,为什么不可以延迟到是21:00PM呢?或是球员迟到,错过了他的TEETIME,而此时是转场时间,却抱怨你的出发人员不允许他下场开球;或者抱怨为什么一定要执行TEETIME预约制;  相似文献   
23.
学本课堂是以学习者学习为本的课堂,其中学习者包括学生、教师以及参与者。基于"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本文着重从课程素材、教学过程和数学思考等三个方面,谈谈构建小学数学学本课堂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4.
高家望 《情报科学》2002,20(1):53-56
研究了连续出版物这一文献现象的形成机制,认为连续出版物本源于社会活动信息及其需求之间的一致的连续性属性,正是这一信息交流 本质规定性,促进连续出版物产生,并决定了它在编辑出版与文献形式方面的诸般属性和特征。  相似文献   
25.
巧用物理史,在教学过程中必将更好、更深、更持久地培养高中生的德商。通过现实追问:由知识到价值的嬗变;史料重组:由单一到多维的创新;课堂渗透:由智商到德商的转身一系列方法,使高中生既能习得技能,又能获得精神钙质的补充。  相似文献   
26.
强燕 《学子》2014,(11)
正一、直面学生生活,引起情感共鸣没有情感作为人的行动的动力机制,缺乏情感在人的行为系统中的调控作用,忽略情感在建立道德信念过程中的本源性基础,个体的道德人格大厦将无从矗立。1.连接生活,激发情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对儿童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但因为儿童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原因,使他们对生活缺乏真切而丰富的情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激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27.
道源正说     
伍义江 《武当》2007,(1):41-42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者,先天?也。何以为先天?,即先于天而存在,称之为先天太乙祖?,宇宙乃先天?随机变化而生,乃一切原始本源。  相似文献   
28.
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盛大的全球性体育赛事,义不容辞地承担着全世界14~18岁青少年运动员的教育责任,这既是体育的刚性规定使然,也是体育自身的本源性使然,由之凸现的身体性及教育性特征集中反映了体育即教育的内在逻辑关系,而学术界极力倡导的"分享运动"——体育本源性回归说,则认为体育和教育原本属于公益性事业,理应被纳入公共服务体系之中,必须要从体育和教育层面上向世界人民提供最为起码的普惠性服务。  相似文献   
29.
文章从鲁迅的人生经历与深刻敏锐的生命体验出发,主要阐释鲁迅思想本源性的哲学思考与生命感悟,对他以极强的思想力对"绝望"与"守望"的深度透视,分别从穿透绝望、永世的漂泊感、爱的守望和生命的本真四个方面阐述个人的感受和理解。  相似文献   
30.
本文从分析职业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和探寻职业中学语文教学本源为问题的突破口展开,提出问题的解决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唤醒学生爱语文的心;唤醒学生"用语文来生活"的智慧;唤醒学生心灵中的成就感,从而达到打下(或重塑)学生精神底子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