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9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当代政治民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政治文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政治民谣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种特殊的政治文化现象,其产生和传播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在社会政治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价值。它是普通民众政治感情的流露,其内容主要是讽刺、谴责现实社会中存在的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可以作为当前共产党员进行党纪党性教育的一本民间教材,让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以之为镜,让心中的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22.
23.
罕见的旱灾     
“丙子丁丑年,干断河田,壮逃他乡,饿死老弱残”,如今这首民谣仍在川北流传。  相似文献   
24.
赵丹 《华章》2009,(13)
网络民谣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传播方式已被普通民众广泛接受,它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丑恶行径。本文分析了网络民谣的内容及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25.
德育课教学巧用民谣,不仅能增加教学内容趣味性,而且对培养学生洞察民情,增强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教学效果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6.
"谣"、"歌谣"以及"民谣" 传播似乎是"谣"与生俱来的特点,从古至今在民间人们口口相传或者是文字传播的轶事传承可以叫作"谣".关于"谣"的描述在<诗经·魏风·园有桃>中有"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另外,根据<毛传>中的"曲合乐日歌.徒歌日谣",可见没有配以音乐曲调的短小口诀便称为"谣".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随着民族音乐的复兴和崛起,在人们记忆中已经淡忘的民族的.家乡的歌又渐渐被人们想起。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普通话是这个城市的通用语言,但我们不能忽略深圳地处广东,粤语是广东的语言标志这一事实。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深圳出生、成长的新生代孩子,深圳应该是他们的家乡。为了民族文化的传承,我们尝试运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策略让孩子唱家乡的歌,以此引导孩子感受多种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28.
教材解读:《月光启蒙》选自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第5单元,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回忆了母亲在宁静的夏夜伴着明月星光,为儿时的我唱民歌、讲故事、唱童谣、说谜语的动人情景,  相似文献   
29.
推荐理由,记得电影《500 days of Summer》里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女孩吗?Zooey Deschanel就是乐队She&Him里那个She。  相似文献   
30.
《泥功山》一诗语调轻快,用词趋向口语化,理解貌似简单,但实际上古今注释多偏离了方向。要比较彻底地解读本诗,必须注意三点:其一,关于泥功山的位置《方舆胜览》已基本注清,泥功山和青泥岭是相隔数百公里两座山,不能混淆;其二,"朝行……暮在……"是秦汉以来尤其是唐人惯用的句式;其三,本诗的创作原型是泥功山一带长久流传的民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