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653篇
科学研究   51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5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学会求知”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以第八册第一、二单元的教学为例,谈谈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2.
多年来,高中语文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资源匮乏,使求知欲望强烈、性格活泼的学生感到枯燥和厌倦。语文老师们为改变这一现状,可谓是费尽心机、绞尽脑汁,但却事与愿违、收效甚微。相反的,学生们对金庸作品、《读者》、《动漫时代》等作品却喜闻乐见、津津乐道,尤其  相似文献   
73.
《教育导刊》2009,(11):F0004-F0004
广州市知用中学创建于1924年,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和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该校环境优雅、校风优良、师资优化、教育优质、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74.
进入小学阶段后,孩子们头脑中会聚增对事物的逆向思维,进一步深究为什么的问题,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会带着好奇的心理想去了解。我们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也正是从孩子天然之本性出发,满足  相似文献   
75.
王秀玲 《甘肃教育》2008,(14):47-47
信息是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不断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目前.计算机多媒体正逐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它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促进了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并逐步打破了传统教学法.构建起了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76.
浙江理工大学地处民营经济非常发达的长三角经济圈,前身为浙江丝绸工学院。据不完全统计,学校历届成功创业校友在几千人以上,主要涉及丝绸、服饰、纺织、印染、机械、贸易等领域,杭派服装中60%以上由该校毕业生创办或是担任总设计师,如红袖、女性日记、薰香、秋水伊人、水芙蓉、玫瑰香舍等。  相似文献   
77.
陶维超 《教育艺术》2007,(12):50-50
一、利用影视资料,激发兴趣 中学生具有好奇的特点,根据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和职中学生认知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选取一些影视片断,紧扣课文内容,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往往会收到好的效果.如《群英会蒋干中计》一文,如果按照一般化的教师讲,学生听,可能效果不会怎样突出,而将《三国演义》电视剧中,有关内容利用多媒体放映给学生看,学生对主要人物听其声,辨其形,通其神,直观形象,兴趣盎然.课堂讨论时,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小说的手法运用畅所欲言,气氛热烈.此举也促进了学生对整部《三国演义》阅读的兴致.  相似文献   
78.
《山东图书馆季刊》2007,(2):105-105
英国著名的学者培根曾写过一篇关于求知的随笔。他写道:  相似文献   
79.
王俐 《湖南教育》2009,(6):59-59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远远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门深刻的艺术。《学记》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就中学语文教学而言,适时而巧妙的提问,往往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脉络,体验作者的思想与感情,培育他们的多元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从根本上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0.
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课程标准,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中年级学生心理、生理和认知规律等特点,本课采用多层次、多目标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