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51篇
科学研究   33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685篇
综合类   105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16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24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51.
通过对18~22届冬奥会各参赛国所取得的成绩及各国的优势项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德国、美国、挪威、加拿大、俄罗斯为冬奥会第1集团,表现出优势项目群覆盖范围广,且在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的大项上具有整体优势,稳定性强等特点;奥地利等8个国家为第2集团,呈现出优势项目群覆盖范围相对狭窄,竞技实力相对较弱,存在严重的“偏科”现象。中国在第18~22届冬奥会上表现出夺金、奖牌点少的特点,获奖点主要集中在短道速滑、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项目上。  相似文献   
52.
北京申办冬奥会,对于改变承办城市面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冰雪运动普及、展示国家综合实力,具有一定的积极效应。运用SWOT分析法,详细分析北京申办冬奥会的优势和机会、劣势与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北京申办冬奥会的策略。  相似文献   
53.
刘滨 《冰雪运动》2015,(2):43-45
通过对我国申办冬奥会、冬奥会志愿服务和冬季体育志愿服务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阐述了申办冬奥会志愿服务具有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对在申办冬奥会过程中完善冬季体育志愿服务体系,做出培育冬季体育志愿者的社会资本,形成冬季体育志愿服务的持久化、常态化,建设专业化、制度化的冬季体育志愿服务队伍等一系列前瞻性思考,以期推动冬季体育运动在我国有一个新的更大的发展,成功申办和举办冬奥会.  相似文献   
54.
俄罗斯索契冬奥会上尴尬的4.5环让世人记住了这次体育盛会,也让普京政府的形象乃至整个俄罗斯的国家形象陷入危机之中。然而,来自国际各方的冷嘲热讽在冬奥会闭幕式再现4.5环的机智表演后瞬间转为对其危机公关手段的高度赞扬。其公关手段中重要的一环——媒介仪式可谓功不可没。媒介仪式通过电视媒介进行传播,借助媒介载体的视听兼备性、强带入性、超真实性、亲切感以及传播的广泛性,最终扭转了俄罗斯国家形象危机的局面。  相似文献   
55.
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主要是以多样的产品体现冰雪运动项目文化,并将中华体育精神要素融入其中,使其成为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华体育精神的重要载体。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分析“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的内涵、“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的内涵与文化价值,以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开发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北京2022年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路径:促进“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品牌化;充分开发北京2022年冬奥会文化衍生的无形产品;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融入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展,扩大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影响力;加强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间的关联性,形成产业链。以期从理论层面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开发路径研究方面有所突破,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6.
“冬奥遗产”的形成和演变经过了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对“冬奥遗产”初创期(1924—1945年)进行探讨。通过对“冬奥遗产”初创期进行分析,力图为完善“奥运遗产”理论体系,以及“冬奥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理论探索。“冬奥遗产”是冬奥会为举办国或地区、举办城市和奥林匹克运动所产生或加速产生的所有有形的和无形的长期利益。“冬奥遗产”初创期既形成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遗产”、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制度“遗产”、奥林匹克运动的活动“遗产”,也在举办国及举办城市形成了体育领域和其他领域的“遗产”。“冬奥遗产”初创期的“遗产”亮点体现在:第1届冬奥会的诞生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而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遗产”具有特殊作用。“冬奥遗产”初创期的“遗产”发展难点在于:国际奥委会、冬奥会举办国及举办城市既存在来自冬奥会内在影响因素的挑战(冬季运动普及程度、奥林匹克运动普及程度),也存在来自冬奥会外在影响因素的挑战(经济、政治时局、战争、节候、科技)。结果表明:在“冬奥遗产”初创期,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大家庭”虽然对“冬奥遗产”的认识和实践是浅显和模糊的,但客观上“冬奥遗产”已经开始了初期的积累。“冬奥遗产”初创期是“冬奥遗产”发展的第一步,对后续“冬奥遗产”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57.
在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治理背景下,现代奥运会已发展成了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社会活动。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而言,国际奥委会颁布的《奥林匹克2020议程:奥运会新规范》体现了奥运城市塑造的几个特点:规划的长期性、持续发展性和影响的广泛性。梳理1896-2020年奥运城市的发展历程发现,由奥运会衍生出的奥运产业、城市建设规划和“奥运遗产”能够驱动奥运会举办地的城市化进程,因此,在借鉴往届冬奥会举办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之际从4个维度将北京塑造为奥运城市,即贯彻中国新发展理念,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以奥运会改革措施塑造奥运城市,促进北京城市建设;强弱项、补短板,提升中国冰雪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完善中国冰雪运动产业链,传承北京作为奥运城市的“冰雪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8.
59.
在鲁科版教材“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一节的教学中,情境素材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滑雪项目的滑雪板材料贯穿始终。该素材既承载了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一节的核心知识和思路方法,又充分体现了“组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学科观念,并较好地落实了变化观念、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0.
二月热帖     
《网络传播》2014,(3):90-91
新浪网:始终微笑网址:http://weibo.com发帖人:新娱乐日期:2014-02-02凡事不必苛求,来了就来了;遇事不要皱眉,笑了就笑了;结果不要强求,做了就对了;生活就是一种简单,心静了就平和了。 不要去拒绝忙碌,因为它是一种充实;不要去抱怨挫折,因为它是一种坚强;不要去选择沉默,因为它是一种伤害;不要去拒绝微笑,因为它是你最大的魅力!人民网:习近平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传递何种信息?网址:http://opinion.people.com.cn发帖人:魏纪中日期:2014-02-06习近平主席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是中国对奥林匹克运动和俄罗斯举办冬奥会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