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117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68篇
综合类   4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大学生体育中的课程选项是非常广泛的,主要分为球类与肢体类运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喜好进行选择,喜欢对抗性运动的学生会选择球类运动,因为球类属于体育运动当中主要的对战型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能提高自身的竞争意识,同时也在运动中锻炼身体。本文将通过对大学生体育课中健美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2.
多球训练是当前球类教学中的一种常用方法,该方法的运用有利于快速提高学生的球技,无论是对初学者还是高水平的学生来说,都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初中体育教师,多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如何在初中网球教学中践行多球训练法,且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那么,究竟如何在初中网球教学中践行多球训练呢?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3.
传统的球类教学法不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不佳.根据球类项目基本技术的特点,利用近三年时间实践研究,提出了球类教学“X+Y”模拟训练模式,并针对高校球类教学开展较普及的项目进行实践与数据统计.实验证明“X+Y”模拟训练法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高校球类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04.
殷鼎 《体育科技》2014,(2):129-13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教学实验法,对高校体育选修课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球类项目木球、珍珠球、毽球、蹴球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民族传统体育球类项目可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学生对体育选修课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球类项目很感兴趣和喜欢。  相似文献   
105.
理解式球类教学作为体育课程的一种发展性取向,为教授球类项目提供了一种课程实施方法。它强调从认知出发,促进学生学习比赛中的策略和技能,进而理解该运动项目的本质,培养学生在各种球类运动比赛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比赛表现。文章在分析Bunker和Thorpe最初开发的TGFU模式以及Almond的球类运动项目分类体系的基础上,以此为模式开发的基本原理,基于以问题为本的学习理论,提出理解式游戏教学的设计框架,并提供相应的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106.
体育进入休闲时代,是社会和谐发展,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在休闲体育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中,将会加快球类软化项目的更广泛普及和不断创编.球类运动具有的娱乐性是球类软化项目形成和发展的源头;现代国际间的体育交流促成球类软化项目的传播;媒介对球类软化项目的推广等几个主要社会相关联因素促成了球类软化项目的普及和创编.  相似文献   
107.
2009年1月11日,广州市花都区幼林培英幼儿园广州市“十五”规划课题“幼儿园球类活动课程开发的研究”顺利通过了专家组成果鉴定,专家组充分肯定了该课题能充分利用幼儿园、社区、家庭资源,对幼儿球类课程目标及价值、内容、组织实施和评价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8.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借鉴企业管理中团队效能的相关理论,结合集体球类项目的特征和训练学特点,对集体球类项目的团队效能进行分析与研究,明晰了集体球类项目团队效能的内涵及衡量指标。认为,集体球类项目的团队效能是球队最终产出的综合性反映;从内容维度、过程维度和结果维度三个方面具体界定了集体球类项目团队效能的衡量指标,以期为提高我国集体球类项目的竞技运动水平提供参考,并为我国集体球类项目制定科学化的管理模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9.
近段时间,笔者所在省的绍兴举办了"甬、绍、温、舟"四地市"互学互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其活动目的是为了加强各区域之间的学习交流,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体育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同时积极推进《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简称《纲要》及配套用书的落实。本次研讨活动的主题是"关系"探究下的小学球类项目教学的优化策略。笔者就针对本次活动"关系"探究下的小篮球组合动作中巩固提高技能,组合动作中锻炼体能及组合动作中培植能力的融合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0.
<正>在体育课、课外体育竞赛活动以及学校运动会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培养高中学生的裁判能力,使他们掌握有关项目的裁判规则和方法,这样能有效培养锻炼学生的多种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同时还减轻了体育教师的负担。在此,笔者将唐山市第一中学培养学生裁判能力的成功做法总结为:一个前提、二个重点、三条途径、四项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