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22.
目的:评价大强度耐力训练对大学生运动员心脏标志物、血清铁、血红蛋白、白介素-6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0名男性学生运动员,在100 min内完成20 000m长跑和哈佛台阶试验,心率控制在180~200次/min.在运动前(T1)、运动后即刻(T2)和运动后3 h(T3)测定运动员的心率、血压、血浆NT-proBNP、血清铁、血红蛋白以及白介素-6的表达.结果:运动后即刻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NT-proBNP含量较运动前显著增加(P<0.05),血清铁和白介素-6含量较运动前显著降低(P<0.05),血红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变化;运动后3h,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浆NT- proBNP、血清铁、血红蛋白以及白介素-6的表达均与运动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强度耐力训练后心脏损伤标志物NT- proBNP含量显著性增高,应该是对运动刺激的一种生理适应,不具有病理性改变意义.白介素-6浓度发生显著性上升,并不能表明发生运动性炎性反应,并未对心功能造成伤害.血清铁含量的下降,表明运动并未过量,没有对机体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23.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白介素18(IL-18)的水平,分析探讨IL-18在SLE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I。ISA)测定SLE组及对照组血浆IL-18的水平,比较不同疾病患者组间的差异。分析与C3、24h尿蛋白、抗ds~DNA抗体、血肌酐(Ser)及SLEDA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SLE活动组患者血浆IL-18水平高于SLE稳定组和正常对照组,SLE稳定组也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1L-18在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组和无肾损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另外血浆IL-18水平与Scr、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24h尿蛋白、抗ds—DNA抗体密切相关。结论:SLE患者血浆IL-18可以作为预测SLE活动的指标,并且可能成为SLE药物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24.
骨骼肌--调节运动中机体代谢的内分泌器官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运动中骨骼肌分泌细胞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的最新研究成果:骨骼肌不是单一的收缩器官,而且还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在运动中骨骼肌能够分泌大量的白介素-6.局部收缩肌细胞分泌量比安静时高出近1000倍;血浆白介素-6浓度比安静时高出近100倍.  相似文献   
25.
取股动脉血检测,并对比目鱼肌做电镜和光镜的观察.结果:(1)大鼠运动后骨骼肌纤维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其变化以运动后24小时较为显著.(2)大鼠运动后血浆IL-6水平较运动前出现显著增高,且在运动后48h出现峰值.(3)运动后血清LDH活性较运动前显著增高,出现先升后降,且峰值出现在运动后即刻.运动后血清Ca2 水平较运动前显著降低.结论:(1)运动后超微结构的损伤明显,且损伤较严重的时相出现在运动后24h左右,可能是离心运动致机械损伤和运动强度及持续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2)大鼠血清IL-6水平在运动后显著增高,结合电镜和光镜结果,表明IL-6与运动性骨骼肌损伤有重要关联性可作为运动性骨骼肌损伤检测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6.
细胞因子白介素-8(IL-8)与运动及机体的炎性反应有关。为观察IL-8在划船训练后的动态变化,选取有经验的划船运动员16人,随机平分为大负荷训练组(exercise group,E)及安静对照组(control group,C),训练前及训练后即刻、0.5 h1、h、10 h2、4 h测血浆IL-8及血乳酸(HL)浓度。结果发现:大负荷运动后血HL升高,但24 h内恢复;而血IL-8在运动后24 h内均显著升高(P<0.01)。提示在评定运动的负荷强度时,血HL反映骨骼肌能量代谢的变化;而IL-8作为与免疫有关的内分泌因子,能反映骨骼肌的内分泌及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将它们综合起来评定运动训练的负荷强度会更科学。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2激动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作用.方法:急性加重期COPD病人60例,给予吸入布地奈德干粉400μg,2次/d,同时吸入福莫特罗干粉9μg,2次/d.观察1月、3月、6月,并测定痰液中炎性介质白细胞介素(IL-8)的量.结果:肺功能治疗前后有明显提高(P<0.05).呼吸症状均有所改善,尤其是喘息症状改善明显;痰中IL-8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结论: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2激动剂对COPD患者的肺功能、自觉症状均有改善,痰中IL-8水平降低,可能与糖皮质激素加强了对气道炎症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应用白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IL1RA)对早期创伤性关节炎软骨细胞代谢的影响,主要观察应用后相关细胞炎性因子及蛋白酶基因的表达变化。方法 44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假手术)组(CON组,n=4)、安慰剂组(PBS组,n=20)、IL1RA治疗组(IL1RA组,n=20)。其中PBS组及IL1RA组均接受关节内重物击打,造成创伤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后1 h,CON组不接受任何治疗,PBS组及IL1RA组实验兔膝关节则分别给予0.5 m L无菌PBS和0.5 m L IL1RA-PBS关节腔注射。术后3 h及8 h采集关节液,检测IL-1β含量。术后8 h处死动物取软骨组织进行软骨细胞培养后,测定细胞活力及凋亡率,RT-PCR检测软骨组织中ADAMTs-4、ADAMTs-5、MMP-3、IL-1β及TNF-α的m RNA表达。结果术后3 h及8 h,PBS组关节液中IL-1β的含量均明显高于CON组(P<0.01)。然而,经IL1RA介入治疗后,IL-1β在术后各测试点的含量均明显低于PBS组(P<0.05)。与CON组相比,术后8h培养的PBS组软骨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而IL1RA组软骨细胞活力与CON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明显高于PBS组。另一方面,与CON组及IL1RA组相比,PBS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而IL1RA组与CON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差别(P>0.05)。RT-RCR结果显示,与CON组比较,PBS组所有目的基因m 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然而,IL1RA组所有目的基因的表达与CON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明显低于PBS组(P<0.01)。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创伤后关节炎早期应用IL1RA介入治疗可有效降低关节液细胞炎性因子的浓度,抑制细胞炎性因子对软骨细胞生长增殖的负性影响,降低细胞凋亡,且对于促进软骨细胞基质降解的细胞炎性因子及蛋白酶的表达显著下调,对PTOA病程发展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9.
运动性免疫抑制中胸腺IL-7和TGF-β1应答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琳  郝选明 《体育学刊》2011,18(4):137-140
通过胸腺细胞因子IL-7和TGF-β1及其mRNA进行研究,探讨运动性免疫抑制发生发展过程中胸腺细胞发育的调节机制。将128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训练6周,每周6次,周日休息,每次30 min。第1周负荷为10 m.min-1,第2周负荷为20 m.min-1,此后每周增加5 m.min-1,至6周时达40 m.min-1。分别于第0、2、4、6周利用ELISA和FQ-RT-PCR技术测相对安静状态、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 h IL-7和TGF-β1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6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过程中,IL-7和TGF-β1呈现几乎相反的应答性变化:IL-7及mRNA第0周、第2周末运动后明显降低,恢复3 h后升高,呈"V"型应答曲线;第4周末,运动前后没有显著性变化;第6周末,在运动后持续下降。TGF-β1在各周呈现倒"V"型变化,TGF-β1 mRNA对负荷初次应答时运动前后没有明显变化,其它各周呈倒"V"型变化。以上结果说明运动性免疫抑制发生发展中胸腺IL-7下降和TGF-β1升高可能导致胸腺微环境紊乱,从而影响胸腺细胞发育。  相似文献   
30.
慢性盆腔炎是造成慢性盆腔疼痛、异位妊娠和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炎克宁作为马宝璋教授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常用药,经过数十年临床和动物实验发现,对其临床疗效和抗炎机理已经十分明确,炎克宁方作用于炎症反应过程的各个层面,起到全方位,多靶点疗效。为临床应用炎克宁治疗慢性盆腔炎及妇科慢性炎症提供有力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