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55篇
科学研究   3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71.
项征 《文教资料》2010,(7):97-99
审美自由论是康德经验论美学的重要理论。康德从审美的无利害性、共通感、普遍必然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四个契机,论述了审美活动的本质特征。康德认为审美活动是主体审美经验的自由活动,他从四个契机出发.把审美活动的自由.从对审美对象的感性形式体验.引申到人的本体性能力上来,想象力活动及审美超越是对人的审美能力的确证,是人的本性自由的直观表现,体现了人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772.
本文剖析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经常出现的误区:低效、失真、目的不明确,并结合课堂实例从有效性、真实性、目的性和整体性四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73.
教育科学发展的社会目的性动力是指教育发展的目标需求对教育科学发展的选择、指导和调控作用,它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其类型有教育决策目标之动力和教育实践目之动力两种,它对教育科学发展的作用机制为预先控制、过程控制和反馈控制。  相似文献   
774.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既含有目的、内容、制度、方法等方面的因素,又有学前教育、初等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的层次,它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整体系统。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授人类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活动,目的性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以其身心的活动来引起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按照一定的方向发展。所谓“教”就是引导,所谓“不教”就是以学生群体为主体,注重其独立性,发挥其主动性而开展的教学活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77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需要培育和构建一种健全的理性精神。市场理性是主体在市场经济中合规律性与事目的性的自觉意识和行为方式。它体现在主体市场行为的不同方面,形成为市场性目的,市场理性方法,市场理性规范,市场理性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理性应该把实践培育与理论构建结合起来,制度确立与舆论引导结合起来,利益驱动与精神导向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7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需要培育和构建一种健全的理性精神.市场理性是主体在市场经济中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自觉意识和行为方式.它体现在主体市场行为的不同方面,形成为市场理性目的,市场理性方法,市场理性规范,市场理性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理性应该把实践培育与理论构建结合起来,制度确立与舆论引导结合起来,利益驱动与精神导向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77.
学习钢琴的关键环节就在于练琴 ,练习方法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练琴效率的提高和练琴效果的好坏。要取得好的效果 ,应该从慢速练习 ,目的性 ,注意“倾听” ,分手练习等方面打牢基础。  相似文献   
778.
随着因特网的应用普及,消费者购买选择的人际影响对象和平台开始向虚拟社区转移,如何利用虚拟社区开展营销活动已经成为企业的新话题。以一个消费型虚拟社区为研究对象,实证地探讨了社区中成员感知价值对其购物行为的影响,以及成员自身易感性对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成员在社区中感知目的性价值和社会价值对购物行为的形成和变化有显著影响。信息易感性对感知目的性价值与购物行为变化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79.
对主体性的研究是主客体问题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原始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主体性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这两个时期主体的实践活动在能动性、目的性、主动性、创造性几个方面表现的差异,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主体性的历史特点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780.
对实践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的本质特征决定任何实践活动都必须实现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往往会发生现实对理论的背离。为避免反人类实践的出现,必须正确处理实践合目的性追求中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为实现实践的合规律性,在提高对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的同时,还要不断地进行实践反思。只有把人类的整体的、长远的利益作为价值追求的首要目标,才能实现实践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