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29篇
教育   1772篇
科学研究   412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256篇
综合类   257篇
文化理论   26篇
信息传播   1838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457篇
  2022年   409篇
  2021年   380篇
  2020年   276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312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82.
83.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用户阅读习惯的转变,短视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各类短视频平台竞相崛起,吸引众多机构和个人入驻,全社会涌起一股短视频创作热潮。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技术、受众、资本、文化等多种因素,一些反主流、博眼球的短视频大量涌现形成裂变式传播,且具有广泛受众基础,形成了短视频奇观化现象,对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通过分析短视频奇观的生成逻辑及影响,重新审视和思考短视频的正确发展路径,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环境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4.
随着网络短视频的快速发展,短视频用户更倾向于利用碎片化时间快速捕捉知识信息,分析观看非遗短视频用户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有助于推动非遗短视频的推广与传播。非遗短视频用户特性与其他媒介用户有所区别,短视频用户黏性较强,用户求知欲旺盛。基于此,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用户,以扎根理论为基础,通过半结构化访谈问卷获取原始资料,并进行深度访谈获取真实有效信息,运用质性研究的方式进行编码处理,不断比较所形成的范畴与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非遗短视频用户行为影响因素及构建影响因素模型。揭示了用户使用行为受到知识期望、价值需求、社交需求、个人提升需求、网络氛围的共同影响,并从用户的角度进行探讨非遗类短视频的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85.
黄婷 《东南传播》2022,(9):104-107
短视频的发展使得侨居海外的华人拥有文化传播的渠道,成为文化中间人。通过采用个案的文本分析,以抖音短视频平台上的马来西亚华人短视频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究。最终发现,文化中间人既通过共同解释项展现同质文化,又以文化注解的方式凸显文化差异,展现出一种奇观化的叙事。同时在数字媒介时代,不同文化的接触和交流成为必然,第三空间的理论边界进一步拓宽,发展为以媒介为边界的数字第三空间。  相似文献   
86.
王留 《东南传播》2022,(5):63-65
民进党当局在“反陆抗中”的错误道路上越行越远,导致台海局势持续严峻,对台宣传的新型传播方式——对台新闻短视频的重要性凸显。本文将对台新闻短视频置于多模态隐喻的视角下,通过剖析其多模态协同效应和多模态隐喻的运作机理,归纳总结出更贴合构建台湾同胞对祖国认同感的宣传方向和话语体系,为进一步优化和创新对台宣传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7.
叶军民 《东南传播》2022,(11):38-40
随着各种社交媒体平台的迅速发展,在“万物皆可为媒”的当下社会环境里,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逐渐走向主流,表达直观、讯息精简、分享内容广泛,已经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对台传播本质上是一种运用媒介传播讯息,以此凝聚两岸民众的交流活动,如何运用好当前的各个媒体平台,以短视频报道的形式将大陆与台湾两岸人民的生活更为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通过采用短视频的传播方式,以“两岸婚姻家庭”主题活动为例,对当前全媒体时代的传播机理与现实境遇进行深入分析,理清全媒体时代的传播机理,力求从传播渠道、受众及内容范畴三个层面探索对台传播策略的创新,提升对台传播实效。  相似文献   
88.
近年来,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诸多新兴媒体样式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其中短视频类手机app更是成为当下大学生群体中一种非常盛行的信息分享和交流的方式。短视频文化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心智、思想和价值观的形成。面对心智尚未成熟、审美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的大学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要一环的美育教育此时更需要以次为契机,拓展教学改革模式,深挖教学改革目标,找到更适合当代大学生的美育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不同助跑步数对男子跳远运动员跳跃距离、踏跳时间、踏跳指数、身体前旋角速度等踏跳动作运动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募集12名男子跳远运动员,采取不同助跑步数 (6—16步) 完成踏跳动作,利用高速摄像机测量助跑与踏跳时身体重心速度,并计算出相应参数。结果:①随着助跑步数的增加,跳跃距离增加,踏跳时间缩短;②长助跑 (12—16步)与短助跑 (6—10步)跳跃距离比与助跑速度比之间未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 (p>0.05),而与踏跳时间比之间存在显著性负相关 (p<0.05);③相比于短助跑,长助跑踏跳指数显著减小,踏跳时垂直速度相当,水平速度损失量也显著大于短助跑 (p<0.05);④ 踏跳时间比与踏跳角度变化量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 (p< 0.05),而与平均前旋角速度比之间存在显著性负相关 (p<0.05);⑤长距离助跑过程中水平速度损失量与身体平均前旋角速度间存在显著性负相关 (p<0.05),下肢蹬伸速度与踏跳指数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 (p<0.05)。结论:在6—16步范围内,随助跑步数增加,助跑速度增加,但与跳跃距离增加未存在相关关系;在进行长距离助跑时,缩短踏跳时间,减少水平速度损失的同时提高垂直速度,能够有效提高跳跃距离;在踏跳过程中减小身体前旋的角度可以有效缩短踏跳用时,提高下肢蹬伸速度可获得较大垂直速度。  相似文献   
90.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奖的设立和评选,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步的. 开始是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以及部分省级新闻单位内部评选优秀新闻作品,接着是报纸、广播、电视进行本系统的新闻优秀作品评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