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134篇
科学研究   79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182篇
综合类   7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对第三届亚冬会短道速滑比赛参赛运动员的赛前训练安排及临场技术进行调研统计,比赛中显示出我国运动员在中距离项目上有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62.
在现代速滑训练与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如何,对于比赛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探讨和研究提高其心理素质的水平,对提高速滑技术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3.
速滑运动员的心理能力及赛前调整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根据速滑运动的项目特点,加强运动员心理能力的培养,使之有一个良好的赛前状态,对速滑运动员在比赛中正常发挥技、战术水平,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并就此提出几种速滑运动员应具备的心理能力及赛前心理调整的方法.  相似文献   
64.
良好的起跑技术是我国短道速滑短距离项目占据世界领先位置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国内外优秀运动员起跑技术的分析,深入阐述了短道速滑起跑技术要领及其训练方法.结合其项目的竞赛规则,对能够充分发挥其特点与优势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5.
要重视少年速滑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加强身体训练对速滑运动员提高有机体机能水平,适应训练和比赛的大负荷要求,延长运动寿命等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探讨了身体训练的主要内容和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66.
速滑运动员在陆训期进行高原训练对于我国选手来说是新课题。根据高原训练专家的建议,结合宋丽自身的特点安排了高原训练计划。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高原训练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为今后如何利用高原训练提高速滑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积累了经验。生理生化指标的检测提供了宋丽高原训练期的指标变化特点,为今后更深入地探讨研究速滑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提供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67.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广东省男子短距离自由泳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研究,以期为提高广东省男子短距离自由泳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2014年5~8月夏训期间,对黑龙江省速滑队中最优秀的16名长距离速滑运动员(男运动员8名,女运动员8名,均为运动健将及国际健将等级)夏训前后实施训练监控,对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睾酮、最大摄氧量、血乳酸、有氧阈和无氧阈等多项监控指标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夏训后,女运动员最大摄氧量提高,具有统计学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男女运动员800 m跑血乳酸峰值升高都非常显著(P<0.01);男女运动员有氧阈强度和无氧阈强度提高都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研究结论:1.田径800 m跑可作为速滑长距离运动员无氧代谢供能能力评定手段之一,对比夏训前后运动员800 m跑成绩和血乳酸峰值,认为夏训增强了运动员无氧代谢供能能力.2.有氧阈和无氧阈测试可作为速滑长距离运动员有氧代谢供能能力评定手段之一,分析得出夏训增强了运动员有氧代谢供能能力.旨在探索适合我国优秀速滑长距离运动员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为运动训练实践提供理论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69.
采用文献法和跟踪监测法,对备战2016年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速度滑冰赛的辽宁省运动员谢某进行赛前生理生化监控,并结合监测结果适时调整训练及加强训练后的营养恢复.结果显示:到高原后血红蛋白逐渐升至高峰,然后回落到稳态时,显示运动员已基本适应高原环境;初上高原按平原时的负荷强度进行有氧训练时,训练后血乳酸值远远高于4 mmol/l,此时应该根据队员的身体机能状态及时调整训练强度以达到有氧训练要求;连续5天检测血清肌酸激酶持续在700~1000 U/L显示,各种不利因素的刺激使得运动员在高原恢复较缓慢,需通过营养干预来加速恢复,以保障下一周期训练计划的完成.  相似文献   
70.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短道速滑与速度滑冰运动员进行“时相”分析,找出短道速滑换项速度滑冰的优势,旨在为提高我国速滑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