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56篇
科学研究   3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在花江示范区,以花椒的种植为切入点,沼气建设为纽带,养殖业为主要内容,建立了“猪—沼—椒”能源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该模式对花江峡谷区石漠化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但由于养殖饲料主要靠市场供给,影响了其自身的良性循环。为此,在此模式的基础上试验示范“草—鹅—沼”模式,作为“猪—沼—椒”模式的完善、补充。  相似文献   
72.
以20多年的岩溶工作积累为基础,分析了普定县典型石漠化地区的现状和特征,详细研究其石漠化的成因和演变过程,并提出了治理石漠化措施。  相似文献   
73.
喀斯特石漠化图的成图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防治喀斯特石漠化的前提是对石漠化的分布和等级程度有准确的认识,精确的喀斯特石漠化分布图对分析和治理喀斯特石漠化有着重要意义。分析常用的制图方法,提出现阶段喀斯特石漠化制图的简捷方法。  相似文献   
74.
通过分析中国西南地区的喀斯特石漠化的危害,如生态系统退化、土地丧失、水资源短缺、经济贫困等问题,结合贵州省镇宁县的自然经济情况和喀斯特石漠化现状,提出了对不同强度的石漠化进行分区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75.
蒋忠诚, 1962年生,研究员(专业技术二级),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工程"首席专家,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土资源部岩溶生态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主任.蒋忠诚研究员长期从事岩溶地区水工环调查与研究,主持岩溶地区"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攻关和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共主持承担国家、部门和地方科技项目40多项,在岩溶地貌形成、洞穴旅游资源开发、岩溶生态修复、石漠化综合治理、岩溶地质调查、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产业培育等方面解决了大量关键科学问题和应用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6.
随着正安县的土壤侵蚀严重、石漠化形势的恶化、水环境污染加剧、耕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的严峻的生态问题,对正安县的生态保护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已是重中之中.本文以正安县为例,分别从石漠化敏感性评估、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估、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持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和禁止开发区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各因子之间设置的权重值进行叠加,协调禁止开发区间各个因子关系,综合2010年的土地利用状况,划定了七大类保护红线,得出红线的区域面积1 380.88 km2,占正安县面积的占正安县总面积53.54%,给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77.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时空分异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科学测度并评估旅游环境承载能力,充分了解其时空规律,制定旅游环境优化对策是促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广西石漠化片区旅游环境承载力水平整体保持波动上升态势,形成右江中心、南丹—金城江中心、龙胜中心三大旅游环境承载力水平聚集团,呈现出西南—东北倾斜的空间分布格局。为有效挖掘广西石漠化片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应该做到:一是明确生态系统功能分区管控,实施石漠化片区系统修复保护工程;二是协同多方力量发展石漠化旅游,将聚集压力转化为环境驱动力;三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推动石漠化片区特色资源的转化创新;四是加强石漠化片区旅游联动开发,构建“四圈三带”的空间开发格局。  相似文献   
78.
以贵州省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中下游为例,采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利用多时相多数据源的遥感影像(1973年的航片、1995年的TM影像及2004年的SPOT-5影像),从不同等级石漠化风险的角度分析了研究区近30多年来的石漠化风险格局变化的特征,以期了解喀斯特高原山区的石漠化变化特征规律.结果表明:从景观水平上来看,整个区域的景观正在向程度更高的石漠化风险的方向发展,表现为极低度石漠化风险斑块的面积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而高度和极高度石漠化风险斑块的面积却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从斑块类型水平上来看,不同等级的石漠化风险斑块的变化差异明显,在变化幅度和变化趋势上都存在差异,其中极低度石漠化风险斑块面积变化最为明显,呈现出大幅度的下降,而变化最不明显的是低度石漠化风险斑块,无明显的增减趋势.  相似文献   
79.
石漠化是在脆弱的喀斯特自然环境中,受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的复杂发展过程。文章分析黄果树景区石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得出人文因素占主导地位,并提出了景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应肩负时代责任,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响应新时期国家重要发展战略,有意识地在地理教学中提炼或融入乡村振兴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乡村的建设与发展。文章以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如何提升我国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为例,从乡村振兴角度出发,选取花江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设计乡土教学活动案例。案例的设计围绕创设真实情境、遵循导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分析评价进行,最终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