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2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   8836篇
科学研究   518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52篇
综合类   311篇
文化理论   27篇
信息传播   617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296篇
  2016年   325篇
  2015年   455篇
  2014年   979篇
  2013年   973篇
  2012年   987篇
  2011年   983篇
  2010年   775篇
  2009年   634篇
  2008年   825篇
  2007年   539篇
  2006年   356篇
  2005年   424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有效组织课堂的因素之一,它能使学生平静下来,专心于学习活动。它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每一个小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同时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2.
<正>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理解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高效课堂的必经之路.那么,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数学课堂教学经验,就此阐述如下,以期抛砖引玉.一、营造轻松学习环境,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尽量帮助学生解决紧张和害怕的心理,尽量为  相似文献   
103.
积极心理治疗着眼于冲突的积极方面,以跨文化的观点审视心理问题,强调每个人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的重要性。在治疗过程中充分运用直觉和想象,以故事作为治疗者和患者之间的媒介,把患者理解为有自助能力的个体,通过鉴别分析准确把握引发症状的现实冲突以及冲突之后的现实能力和基本能力,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抑强补弱,使各种能力趋于平衡,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4.
正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问题是创造的先导,具有问题意识是一个人创新意识的起点和基础,它不仅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地理作为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责任。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地理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让学生养成主动思考和探究的习惯。问题意识也称为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  相似文献   
105.
正以分数作为考评学生重要依据的今天,教师教学业绩考核也是以学生成绩作为标准,教学重心自然以应试为准,但这样急功近利的教学法牺牲了学生的终身利益。举一例以证,四川某高考状元毕业之后,工作不理想,人际交往困难,便自甘沉沦,流连网吧,流浪为生,叫人叹惋。不少以成绩选拔出来的精英学子,步入社会后,其为人处世令人瞠目结舌,错愕不已。这些不能不令身为一线教师的我反思。  相似文献   
106.
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所积淀的文化宝库,是全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千百年考验,始终彰显着不朽的生命活力。纪威俊同志站在传统文化的精神文明高地,深入挖掘其中蕴藏的积极心理品质资源,采撷与教学和思想品德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的文明史实,为我们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凝练厚重。无论是《周易》、儒家学说、老庄思想还是传记作品,无不闪现着积极心理品质的光芒。这是增强和调节民族心理的制胜法宝,是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沃土,让我们一同细细品味其中嫩学价值与人文情怀吧!  相似文献   
107.
潘勇 《广西教育》2014,(9):106-107
笔者在多年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些智商较高的学生,由于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其成绩往往只滞留在中下水平,而有些智力稍逊一点的学生,由于有较强的进取心和顽强的意志,成绩往往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08.
学前期的幼儿心理上极不成熟,可塑性大,自我调控能力差,极易受到社会和环境中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同时,在这个时期,幼儿所接受的最初影响往往特别深刻,甚至会使幼儿终生都会受到影响。有时再加之父母过分注意对幼儿生活上的关怀和呵护,往往会忽略幼儿的心理感受,从而使幼儿产生胆怯、自卑、孤独、焦虑等不健康心理问题。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幼儿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从小培养出健康的心理素质,这不仅是当前幼儿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每一个幼儿未来健康成长的需要,同样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9.
在中职教学中,学生心理状态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具体的学习中学生是否可以从容应对各种问题,因此在该阶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中职生此时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比较容易出现生理和心理变化,教师要对这方面的问题尤为重视,心理健康教学的必要性由此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0.
我们曾经介绍过如何用正面的自言自语方法提高积极思维、保持激昂的战斗情绪。本期再来告诉大家,怎样在比赛中通过自我激励,来打造坚韧不屈的拼搏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